石阡县龙塘大屯苔茶园区:代表工作“五联法” 凝心聚力谋发展
伴着淅沥小雨,白色茶花点缀的苔茶园格外清新。
10月20日上午,全省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暨“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总结会现场观摩走进石阡县龙塘镇大屯苔茶园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鸣明率参会人员深入园区,了解当地在实际工作中创新形成的人大代表工作“五联法”。
“什么是‘五联法’?就是以支部为引领,把人大代表凝聚起来,增强带头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助力脱贫攻坚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全国人大代表、龙塘镇大屯村党支部书记周绍军说道。
为整合龙塘镇大屯、大园子、席家山、神仙庙、大山、消溪、白泥塘、龙塘共8行政村10个选区,龙塘镇党委、人大苔茶园区建立了大屯苔茶园区人大代表联络室,联络室现有全国人大代表1名、县人大代表6名、镇人大代表17名,在搭建好联络室这个履职平台的基础上,创新探索建立了人大代表工作“五联法”,凝心聚力谋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支部联建,筑牢战斗堡垒
龙塘镇党委将园区的大屯、大园子等8个村党支部和3个非公企业党支部,组建龙塘镇大屯苔茶园区联村党委,围绕“建好茶队伍、做好茶产业、分好茶红利”的工作目标,深入推进产业革命和脱贫攻坚。
“创建联村党委后,工作机制更加顺畅,各级人大代表通过共同办公、接访、调研和探讨等良性互动方式,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形成了合力。”龙塘镇人大主席游先远说道。
代表联组,创新工作机制
整合园区代表力量,建立“人大代表联络室”,健全工作职责、议事规则,按照代表履职“照镜子”、为产业发展“找路子”、与困难家庭“接对子”的工作要求,致力于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助力脱贫攻坚。
区域联动,汇聚发展合力
打破区域界限,以自身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坚持哪里需要就到哪里的原则,跨村组发展产业。同时紧紧围绕群众广泛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不断融洽党群干群关系。
产业联推,做强支柱产业
代表联络室打破区域限制,相互联合规划发展产业。突破区域限制做好产业帮扶。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上规模、扩产量、成批量,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利益联接,实现同步小康
建立“人大代表+产业基地+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与贫困户签订“入企务工”、“订单收购”、“茶园入股”、“土地流转”协议,为贫困户拓宽增收渠道。
目前,园区苔茶面积已发展到2.2万亩,创办苔茶加工企业10家,乡村旅游农家乐2家,园区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户均分红500元,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为打赢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效奠定了坚实基础。(文图:人大论坛融媒体记者 伊航 视频:杨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