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聚焦“一点十面”活动 | 省人大环资委:高质量主题活动和专题调研助推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5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履职尽责,主动作为,创新开展了“一点十面”活动,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人大实际工作中,聚焦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在新的奋斗征程中推动贵州人大工作取得新成就,迈上新台阶。

  “一点十面”活动,“一点”就是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目标和着力点,“十面”就是省人大10个专门委员会根据自身职责定位,各自开展1项主题活动和专题调研,形成省人大常委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人大常委会2021年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和专题调研工作部署,省人大环资委聚焦我省长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积极开展贵州环保行主题活动和“守护母亲河”专题调研,以实际行动助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

 

  贵州环保行主题活动推进情况

  贵州环保行活动是在省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省人大环资委组织新闻媒体、省直相关单位,邀请人大代表参加,每年紧扣生态环境保护一个主题,聚焦“水、气、声、渣”等生态环境要素污染防治,结合人大监督、媒体监督、社会监督,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检查和督促政府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依法深入推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人大监督活动。贵州环保行已成为省人大常委会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赴贵州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运用法治力量和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守护多彩贵州绿水青山的一个品牌活动。

 

  6月22日,“守护母亲河,奋力出新绩”贵州2021年环保行活动启动仪式在毕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慕德贵出席启动仪式并宣布活动开始。

 

  乌江是长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也是贵州第一大河,流经我省7个市(州)、42个县(市)、669个乡镇,养育了沿线2000多万各族群众,被誉为贵州的“母亲河”。乌江的治理和保护关系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关系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今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考察调研的首站就选择考察乌江生态环境,殷切嘱托贵州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视和牵挂。

  为保护乌江,从2012年来,针对乌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贵州环保行就已经连续开展了4年,通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依法监督乌江流域治理和保护。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高度重视乌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将其作为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今年6月初,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慕德贵亲自带队赴乌江34号泉眼、贵州磷化集团交椅山渣场、播州区垃圾填埋场等地实地检查污染治理情况,并要求梳理存在问题,列出问题清单,起草执法检查报告,跟踪督促落实,为助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经过全省上下多年来的共同努力,乌江流域生态保护质量明显改善。2020年监测数据显示,乌江整体水质达到Ⅲ类,水质优良率达到98.2%,水体水质综合评价为“优”。

 

  6月22日至24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忠率检查组赴贵阳市、遵义市、毕节市、黔南州,开展“守护母亲河 奋力出新绩”2021年贵州环保行活动并召开座谈会。图为王忠率检查组乘船查看江界河水质情况。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流域特别是视察乌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巩固乌江流域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推进解决乌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顽瘴痼疾”,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省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省人大环资委于6月22日至24日,以“守护母亲河·奋力出新绩 ”为主题,围绕乌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开展贵州环保行活动。通过活动推动乌江流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理念要求的贯彻落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和乌江流域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宣传保护乌江的好典型,让流域治理的好方法好经验得以推广,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形成“爱我乌江、护我乌江、建设乌江”的浓厚氛围。

  贵州环保行围绕几个重点进行检查:一是乌江流域各级政府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情况,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情况。二是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长江流域专项督察关于乌江流域反馈问题的整改情况。三是历年贵州乌江环保行活动指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最后,将贵州环保行情况向省政府进行通报并督促整改。

 

  “守护母亲河”专题调研推进情况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贵州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全省国土面积的65.7%属于长江流域,88个县(市、区)中有69个属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是支撑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人大力量、人大智慧保护我省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助推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在省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省人大环资委组织开展了“守护母亲河”专题调研,目的是通过专题调研,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出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3月23日,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举行“守护母亲河”专题调研工作座谈会。

 

  专题调研工作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忠同志的指导下,采取实地调研、委托自查、书面调研、暗访暗查、问卷调查及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推进。从今年2月底开始正式启动调研工作,组织了长江流域范围内8个市州和12个省直部门进行全面自查;听取了省生态环境厅等8个省直部门的专题汇报并进行深入研讨;赴遵义市、黔南州、贵阳市等地围绕赤水河、乌江、桐梓河流域生态保护情况开展实地调研,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实际工作情况,广泛听取基层人员意见。

 

  4月2日,省人大环资委赴贵阳市开展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情况调研,图为调研组在乌江34号泉眼污水处理厂调研。

 

  与此同时,5月13日至20日,省人大环资委会联合省生态环境厅会同当地人大环资委和生态环境局对遵义市、毕节市、黔东南州辖区内的13个区县共计34个单位和项目开展了暗访暗查,发现有21个点位存在问题,占全部暗访点位的62%。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研判,起草了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事实充分、观点鲜明,全面总结了我省长江流域保护情况,深刻指出仍然存在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漏隐患、工业固废污染问题突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污水处理设施运营不善、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和农村环境问题仍然突出等污染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小水电清理整顿需进一步加快、长江十年禁渔仍有不足、尾矿库安全隐患依然存在、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需进一步提高、矿山生态修复需进一步加快等生态修复方面存在的问题;行政管理体制需进一步健全、资金缺口较大、科技支撑不足、协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完善等生态修复保障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共17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抓好垃圾填埋场污染治理、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固废污染治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等17条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报告为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专题报告提供了很好的参阅,得到委员们的好评。为了让全社会更加关注乌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按照省人大常委会要求,环资委将“守护母亲河”专题调研申报列入2021年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调研课题。下一步,环资委将结合委员们审议专项报告提出的审议意见,以及开展贵州环保行发现的问题和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全省实施固废法情况的审议意见,对调研报告作进一步修改完善,按时提交省委改革办进行评估。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