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慕德贵赴雷山县调研茶文旅融合发展情况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01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5月31日至6月1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慕德贵赴黔东南州雷山县调研茶文旅融合发展情况。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黔东南州委书记桑维亮,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秘书长李三旗参加调研。

  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实地调研了西江景区茶旅融合示范点运营情况,以及脚尧茶业公司、毛克翕茶业公司等企业生产情况,并到古茶树移植园、方祥乡格头村等地调研。

 

调研组在西江景区茶旅融合示范点调研

 

调研组在脚尧茶业公司调研

 

调研组在毛克翕茶业公司调研

 

调研组在方祥乡格头村调研

 

  据介绍,雷山县茶园面积达16.3万亩,茶产业覆盖全县8个乡镇132个村。茶产品年产量达5000吨以上,年综合产值突破10亿元,茶产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雷山银球茶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雷公山红茶荣获第12届茶博会金奖,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全县68个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和100余座苗寨分布密集,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苗族鼓藏节、贵州苗绣、苗族飞歌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是景点、处处可游览,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美丽的西江苗寨在全国旅游景点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就接待游客22.8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1亿元。

  调研中,慕德贵对雷山县茶文旅融合发展情况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在茶文旅融合发展方面,雷山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依托资源禀赋,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充分发挥好民族文化旅游和茶产业优势,把茶园建设与旅游景观景点打造紧密结合起来,在茶文旅融合发展上积极走在全省前列,为全省作出示范。

 

 

 

  座谈会上,雷山县就2020年来全县茶文旅融合发展情况进行了汇报,相关茶企、西江景区管委会以及参会同志作了交流发言。

  慕德贵指出,推进茶文旅融合发展,是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贵州茶产业具备了相当好的基础,已经解决了“量”的问题,现在面临的最大任务就是要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具有贵州特色、贵州风格、贵州气度的茶产业发展新格局,不断巩固贵州茶在全国的地位,提升综合实力和影响力。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高起点谋划贵州茶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方向和发展路径,依托贵州茶树资源、生态茶园、茶文化、茶产品等资源优势,深入推动“产业+文化+旅游”跨域融合发展,着力推进茶园景区化、茶产品旅游商品化、茶文化旅游品牌化,积极开发茶园生态观光、茶文化体验、茶文化养生度假、茶产品购物等业态,让茶文旅融合发展成为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慕德贵强调,要坚持以茶为基、文旅赋能,加快茶文旅融合发展步伐。要深刻认识到生态、安全、干净是贵州茶最大的竞争优势,必须牢牢守住茶叶质量安全底线,推进茶叶加工装备升级,加快贵州茶加工装备智能化进程。要不断提高茶业品牌影响力,以“贵州绿茶”省级公共品牌为引领,推动区域公用品牌整合,鼓励企业品牌创建,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丰富拓展“贵州绿茶”品牌内涵,让“贵州绿茶”真正活起来、统起来;要充分挖掘茶文化内涵,在茶文化研究挖掘整理、茶文化作品、茶馆特色、茶艺技术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强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和传承,将茶产业发展与茶文化传承相融合。要鼓励和支持茶文化创意创作,开展茶文化普及活动,传颂贵州茶故事;要积极培育茶旅融合新业态,大力实施茶旅一体化项目,打造茶主题旅游路线,推广使之成为攻略,为自助游、主题游、深度游、乡村游、研修游提供参考。要加快开发茶文化体验产品,推进“茶旅+民族节庆”深度融合。要大力提升茶商品包装设计水平,加快布局面向高端市场的茶旅度假产品,拓展茶在旅游餐饮业中的应用,进一步发挥景区、酒店、服务区等贵州茶营销点和体验中心的窗口作用。

  慕德贵要求,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取得更好成效。要科学选准模式,认真在“融”字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认真借鉴省内外成功经验,同时要结合当地实际,加强茶旅游度假区和茶旅游示范区创建。要加强生态茶园改造、景观打造、游客服务中心、茶园游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茶区、景区观赏性和便捷性。要以生态茶园为中心,积极配套茶文化体验场馆、茶园度假、休闲民宿等设施,提升茶旅一体配套服务能力。

  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姚智勇,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谢念,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胡继承及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有关同志参加调研,黔东南州委副书记、州长罗强,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主任汤越强,黔东南州、雷山县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文图视频:人大论坛融媒体记者 伊航  陈兵)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