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联络站建设亮点】锦屏县:搭建代表履职平台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锦屏县人大常委会把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作为代表履职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规范代表管理,激发代表活力,发挥代表作用,建立片区中心村(社区)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室和自然村寨代表联系选民联络点,搭建了以中心、室、点网格化全覆盖的“人大代表之家”。
一是规范站点建设,科学合理组建代表履职平台。在县级设有人大机关信息和代表服务中心 1 个,15 个乡镇分别设有人大代表活动中心,村级代表小组活动室的组建,结合原县人大代表选举选区划分为单位,按县代表选区套以乡镇代表选区或“相对集中、便于活动”
为原则,组建村级(社区)代表小组活动室 71 个。对边远村寨或自然组有个别代表的延伸设有代表小组联络点41 个,全县形成了以乡级代表活动中心为主体、村级代表小组活动室为载体、自然村组代表联络点为个体的“人大代表之家”网络格局,为代表履职提供了平台。
二是规范制度建设,促使代表活动开展有章可循。锦屏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站点规范、活动正常、成效明显”和“五有、四好、三上墙”(“五有”即有场地、有牌子、有制度、有活动、有台账;“四好”即制度建设好、活动开展好、作用发挥好、促进发展好;“三上墙”即代表权利义务上墙、活动规章制度上墙、代表名单信息上墙)的目标要求,着力打造代表联络站点规范化建设升级版。
规范县级人大机关信息和代表服务中心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县级领导干部代表和常委会组成成员联系基层代表工作制度》《常委会领导联系乡镇工作制度》和《常委会组成成员接待和走访联系选民》等 6 项工作制度,有计划安排常委领导到县群众工作中心接访和深入乡镇、村下访,积极参加今年开展的“万名干部下基层,蹲点一线促脱贫”活动。
规范乡镇人大代表活动中心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和完善了《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制度》《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联系选民工作制度》《乡镇人大工作职责》《人大代表述职评议工作制度》和《人大代表“三带头”“五个一”活动制度》等7项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乡镇人大工作。
规范村级代表小组活动室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了《代表小组活动》《代表走访、联系选民》《代表视察调研》等 11 项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激发了代表履职的工作热情。每个代表小组建有代表小组学习、活动、意见建议、来信来访和联系选民记录簿,建有代表参与脱贫攻坚联系帮扶贫困户、代表履职登记、代表述职评议等台账,做到活动有记录,履职有台账。
规范代表小组延伸联络点的工作制度。建设代表小组联络点负责人工作职责,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在原选区相对集中点设有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民意信息收集意见箱,制作发放“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联络卡,进一步贴近选民贴近群众,实现零距离倾听选民和群众呼声,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是创新人大代表履职成效明显。创新代表小组活动评比机制,县人大常委会将代表小组活动的开展纳入对乡镇年终工作评比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评比表彰,围绕代表小组开展活动的载体形式、取得实效为目标,以隆里乡华寨代表小组开展的“五好”(即阵地建设好、组织形式好、带动群众好、产业发展好、代表示范好)代表小组创建提升到“十好”(即阵地建设定位好、队伍建设带头好、调研学习深入好、带头致富表率好、精准脱贫帮扶好、带头综合治理好、活动宣传载体好、代表作用发挥好、产业建设发展好、群众受益反映好)代表小组创建的典型经验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全县各代表小组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创新代表履职互联网 + 管理机制,彰显魅力。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在建立代表“联系选民、服务群众”民情直通车微信群70余个,开通“锦屏人大”微信公众号,积极筹备人大代表履职管理平台和手机APP 前期信息工作,用好网上代表联络站,通过互通信息平台,及时宣传代表履职先进典型经验,公开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人大论坛》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