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联络站建设亮点】西秀区:创新代表履职平台 激发代表履职热情
安顺市西秀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搭建代表履职平台为代表工作的突破口,探索创新 “九个有七个一”模式,推进代表联络站和活动室规范化建设。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着力夯实工作机制。各联络站按照方便代表联系群众、方便代表开展活动的原则,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村、居委会、社区、片区等区域设置活动室。联络站设站长、联络员各 1 名,站长和副站长,由乡镇人大主席或办事处人大工委主任担任,联络员由乡镇人大秘书或办事处人大工委工作人员担任,活动室由乡镇办明确专人负责。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分别带队进行督促指导,随时掌握全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和活动室建设情况,确保建设工作扎实有效。
二是强化示范引领,着力推动提质增效。西秀区人大常委会于 2014 年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了人大代表活动指导站、人大代表接待室,制定了《人大代表接待制度》《人大代表活动指导站工作职责》。为提高代表活动指导站、接待室的工作质量,区人大常委会明确区内一镇和一办作为试点,然后在全区推广。2016 年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规范联络站建设的安排意见》,西秀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九个有七个一”模式,推进代表联络站和活动室规范化建设。以岩腊乡为试点,在西秀区岩腊乡召开全区现场观摩会,邀请省市人大领导到场指导。目前,“九个有七个一”模式已在全区推开。
三是强化规范建设,着力夯实履职平台。按照“九个有七个一”建设履职平台,九个有是:有标牌标识,统一规范联络站和活动室名称;有固定的活动办公地点;有必要的办公设施;有相对固定的人员办公,实现工作常态化;有统一的工作制度;有活动经费(每年区级财政预算 2 万元作为活动经费);有活动形式和内容;有工作流程;有活动记载。七个一是:提一条以上有价值的建议,开展一次以上的专题调研,办一件以上的实事或帮扶一户以上的贫困户,参加一次以上联系选民活动,参加一次以上集体活动,参加一次以上小组视察,参加一次述职活动。
四是强化制度建设,着力夯实履职基础。丰富闭会期间代表履职活动,制定出台《西秀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小组活动办法》《人大代表退出机制暂行办法》《关于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督办制度》《人大代表联系走访选民制度》《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制度》《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等,乡镇人大代表参照执行。
通过在代表联络站和活动室公开代表照片、姓名、身份及联系方式,督促代表主动深入选民群众,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推行代表履职登记“全程纪实”,建立代表履职台账,作为代表评选选优、连任的重要依据,有效增强代表履行法定职务的主动性和务实性,激发代表的履职意愿和热情。对已调离原选区的代表和不再从事原行业工作的“职务代表”、因身体原因不能很好履行职务、履职不作为(称职)及群众不满意的代表等,对其提出辞职建议,打破代表任期“终届制”,进一步增强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年,区人大常委会制定《西秀区人大代表履职考评公示办法》,已报请区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
五是依托履职平台,着力提升履职水平。借助平台,以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人大代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和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推进“五抓五促”聚焦脱贫攻坚工作,成立区人大代表助力脱贫攻坚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发《全区人大代表助力脱贫攻坚专项行动方案》,发
挥人大代表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深入开展结对定点帮扶活动,深入帮扶贫困户中拉家常、问困难、话帮扶、谈发展,着力围绕美丽乡村建设、道路畅通、饮水安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工作做好帮扶工作。使人大代表更多地走近群众,零距离接地气、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真正使“四手代表”(即“开会见面握握手、听完报告拍拍手、表决议案举举手、会议结束挥挥手”)变成全天候代表,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和代言人。(《人大论坛》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