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市属企业国有资产首次晒“家底” 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听取了这个报告 ​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31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10月29日,贵阳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了市人大财经委关于2018年度贵阳市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市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待解决。

  根据党的十九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的部署要求,党中央决定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同时要求,县级以上地方要建立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将开展2018年度市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纳入了今年的工作要点和议题计划,并于今年8月下旬至10月上旬针对市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开展了调研。

  据了解,调研组深入贵阳轨道交通、贵阳农投、贵阳医管、贵州轮胎厂、贵阳房地产交易中心、贵州林城人才派遣有限公司等12家市属国有企业进行调研,实地察看了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抽查了12家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报告和财务报表,会同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咨询专家组部分专家进行了审查。

  调研了解到,2018年度市属国有企业共84户,资产总额4438.16亿元,负债总额2324.80亿元,净资产2113.36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52.38%。市属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169.32亿元,利润总额65.33亿元。

  近年来,贵阳市着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企转型提质发展,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考核体系。在监管体系建设、分类改革、混合所有制、现代企业制度、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的改革稳步推进,紧紧围绕全市发展战略,在基础设施、支柱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服务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在调研中发现,市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市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多,存在国有资产管理“九龙治水”、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现象,客观上造成了企业国有资产底数不清、家底不明的情况。二是,市属国有企业对全市经济的带动力不强,国有企业布局分散、门类庞杂比较突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能力还需提升。三是,国有资产监督机制不健全,有效性不强,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还不到位。四是,国有资本投资管理不科学不规范,对重大决策失误、重大投资失误等缺乏有效监管和问责。五是,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隐患多。六是,国有资本经营收益预算管理没有全覆盖。

  贵阳市人大常委会认为,必须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建议:进一步完善贵阳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全覆盖;改进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水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改革推进全市国有企业转型做实;加强贵阳市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推动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重大信息公开;完善和规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