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喝上“放心水”!福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这样做
近年来,福泉市按照“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建管并重”的原则,狠抓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人大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用好“五法”,相关职能部门聚力“五员”,推动农村饮水安全“五同”新水平,保证了贫困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安全水、幸福水,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打响了一场农村饮水安全攻坚战。
牛场镇马场河水源
用好“五法” 监督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落实
福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监督作用,连续三年将监督靶向农村饮水安全,在代表视察调研、专题询问、选题调研、审议专项报告和办理代表建议五种监督方法上加强探索,聚焦发展问题、改革命题、时代课题,始终做到改革发展到哪里,群众需求在哪里,监督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敦促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各项工作要求,保证了民心工程的顺利实施。
龙昌水厂
代表视察调研实地解困。2018年和2020年,先后组织省州市三级人大代表调研农村饮水保障工程项目实施情况和全市2019年以来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开展情况,深入了解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项目情况,对市政府相关部门近年来认真实施农村饮水保障工程、不断扩大安全饮水工程覆盖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有针对性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针对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进行整改,结合福泉市实际进行探索,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成放心工程、民心工程。
开展专题询问现场答疑。2019年10月,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组织对全市农村饮水安全情况进行专题询问,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应询。专题询问现场提出的20个问题中,大到饮水安全工程现状、资金筹措、项目管理,小到水费收缴依据、管网损坏维修等具体问题,直指饮水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农民群众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确保了询问的导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为推进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把脉开方。
青杠坡工程点(泵房)
专项选题调研直击问题。2018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门调研组对全市农村饮水保障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调研,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对全市统筹推进农村饮水保障工程的意见建议6条。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认领,认真组织整改。经整改,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规划建设没有达到全覆盖建制乡镇、部分村组因无固定饮用水源和季节性缺水严重、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改造不彻底、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等一系列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审议专项报告把脉开方。2019年10月,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专门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农村饮水安全情况的报告。为审议好该报告,市人大常委会领导根据职责分工,分别带领市人大专委会、常委会工作机构人员和部分人大代表围绕议题开展调查,深入了解情况、查找问题,为听取和审议该工作报告奠定坚实基础。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形成审议意见后交市人民政府研究办理。同时,对负责承办的部门、办结时限、反馈要求等进行明确,加强对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踪问效。
三江村田冲组消毒设备
督促建议办理回应民声。在市六届人民代表会各次会议期间和闭会期间,代表们紧扣农村饮水安全提出13条关于农村饮水安全的书面建议和口头建议,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对建议办理实行全程跟踪,以提升解决率为目标,坚持提前介入,完善办理机制,主动协调督办,变以往的“跟着办、事后督”为全程质量把控,确保市人民政府及其机关部门严格按照“四确定”“三沟通”的办理要求,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办理质量。截止目前,除今年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3条建议正在办理外,其余10条建议全部按时办结,答复率、满意率均达到100%。
村民取水
聚力“五员” 不断补齐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短板
“活路多,每天都要去抽水,哪里有突发问题还要去处理,要不然收的水费都还不够电费;收入低,一个月只能收到2000元左右的水费,而各种支出要1200多,这个活路实在做不下去了。”道坪镇道坪村上大坪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人员又“罢工”了。
道坪镇道坪村上大坪饮水安全工程是一个高扬程提水工程,覆盖人口约4000人。面对管理人员的又一次“撂挑子”和“一方水费养不起一个管水员”的尴尬局面,道坪村按照整合“五员”管理的思路聘请既是巡河员又是护林员的当地村民李良福为管水员。
小坝组、小羊堡组、坡头上组、翁桠组、坪寨组工程点(泵房、集水池、水源)
“五员”即农村现有的巡河员、巡路员、护林员、安全员和管水员等农村公益性岗位,为进一步破解农村饮水工程管理难题,彻底扭转重建轻管局面,克服资金和人员紧张问题。福泉市将保障基本需求和改革创新相结合,通过充分调研和积极引导,整合基层巡河员、巡路员、护林员、安全员和管水员“五员”管理主体和保障资金,统筹管理农村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运行管护,整合基层管理力量,拓宽管护资金来源,实现人力物力“两集中”,属地所有基础设施“一人管”。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属地内所有基础设施统一管理主体、所有管理资金来源统一分配,形成规模效益,保证持续正常运作。
道坪镇毛稗土水源
如今的李良福,每月能领“三份”工资,分别是道坪村巡河员、道坪村生态护林员以及上大坪人饮工程管水员的报酬。每月领到的工资比得上一个外出打工成年人的收入,收入的增加,李良福管水的意愿更加强烈、主动性更强,服务水平也日渐提高,群众对管水员的意见也越来越少了,满意度越来越高了。
目前,全市共整合“五员”74人,负责管理7个乡镇(街道)的74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村民取水
提质“五同” 全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政策落地
7月7日,福泉市三级人大代表视察调研走进凤山镇金凤村时,村民对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的实施纷纷点赞,感谢项目让大家喝上了“放心水”。
金凤村村民早些年喝的都是浅层地表水,遇到雨季,打出来的水更加浑浊不堪,没有经过专业过滤消毒,卫生状况堪忧。2017年初,福泉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进入正式供水,结束了当地“喝浑水”的苦日子。
陆坪镇翁羊村饮水安全工程煤炭冲泵房
农村饮水安全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任务之一,根据水利部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精神,福泉市制定了《福泉市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办法》,明确了各方责任义务,落实了人员、资金及制度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政府主责、部门主导、企业主营”的改革工作全面启动,极力推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供水保障实现“同管网、同价格、同水质、同水量、同服务”的“五同”目标。2016年4月,福泉市启动城乡供水管网一体化建设,“解民渴、应民需”从“源头”到“龙头”补齐小康社会短板,筑牢农村饮水安全网,确保农村贫困群众喝上“安全水”。
上寨组、头寨组、花崖组工程点(集水池)
为加速提升城乡供水“五同”水平,福泉市从全力推进供水设施、水价、水质、水量、服务“五位一体”改革入手,努力构建“多渠道建、一张网供、一部门管、多类型养、高质量用”的城乡供水保障新格局,逐步实现“以水养水”、高效持久、统一运营的目标,进一步筑牢饮水安全保障防线。坚持“政府主责、部门主导、企业主营”的管理原则,制定出台《福泉市农村饮水设施交接管护工作方案》,对条件成熟的饮水工程及时按程序移交给润泉公司,对资产暂不能移交的先移交管理权,待条件成熟后再全部移交润泉公司,逐步实现市场化规范运营管理。同时,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企业责任,建立市、乡、村、供水单位“四方管理”责任体系及“四个层面”制度保障,确保管理工作责任到位、制度就位、管理正位。通过坚持需求导向建设原则及政企协作管护原则,努力推动形成“一部门管”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管理保障网络,着力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推进“五同”水平建设。
太坪村谷基组水源点
目前,福泉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已覆盖全市6个乡镇(街道)、41个村(社区),覆盖农村人口138822人,全市集中式饮水工程管理主体落实100%,农村供水入户率达100%,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作 者:樊后举 钱仁研 黔南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