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铜仁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创新 勇于担当作为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9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近年来,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与时代同步伐、与改革同频率、与实践同发展,以新思维新举措推动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在铜仁深入实践、不断完善,取得了较好成效。

 

  高擎政治方向之旗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把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政治责任和根本工作遵循。坚持重大事项、重要活动及时向市委请示汇报,确保各项工作开展和职权行使始终在市委的领导下依法进行,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干部有机统一,依法任免国家工作人员。积极争取市委的重视和支持,市委始终把人大工作与党政工作同部署、同督促、同考评、同奖惩,定期听取人大常委会党组汇报并及时研究人大工作,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全市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意见等9个重要文件,在人财物上给予全力支持,为人大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坚决服从全市大局。紧紧围绕“一区五地”发展目标和重大发展战略,统筹谋划人大工作的思路和重点,先后审议批准“十三五”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重大事项17个,依法作出决议决定42项,把党的主张转化为人民的共同意志。

  充分凝聚工作合力。按照贯通上下、联系左右、协调内外的原则,强化沟通协调,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坚持每年至少明确1项重点工作开展市县乡三级人大联动监督,定期召开全市人大主任座谈会、人大工作部署会等会议,及时交流和部署工作。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一委两院”联席会议机制,先后与苏州市、贵阳市等地人大签署合作备忘录,为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形成了良好工作局面。

 

  以高标准推动立法高质量

  匠心铸造保质量。坚持把立法质量放在首位,先后制定出台了锦江流域保护条例、梵净山保护条例等5件地方性法规。探索“人大主导+第三方起草+部门配合”立法模式,强化指导协调,提前介入起草工作,把握法规起草进度和质量,提升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守正创新显特色。坚持“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的原则,确保法规既解决实际问题,又体现地方特色。锦江流域保护条例创设了“河岸保护区”制度,设置了具有铜仁特色的“五禁”条款;梵净山保护条例创制性地对梵净山实行分区保护制度,科学设置了禁止性和限制性规定,为梵净山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制支撑。农村饮用水管理条例,立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巩固脱贫成果,创新“以水养水”管理模式,使法规充满了浓浓的民生情怀。中心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采取“禁限结合”的管理措施,对禁止和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场所、时间等作出具体规定,具有铜仁特色。

  高位推动抓实施。强化宣传教育,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宣讲、媒介宣传报道、制定法规图解等方式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为法规实施营造了浓厚氛围。同时,根据法规要求督促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配套措施,采取执法检查、专题询问、视察等监督手段,推行“明察暗访”“开单督办”等方式提升监督实效,切实保障地方性法规真正落地见效。

 

  以真举措促进监督真见效

  持续跟踪,打出监督“组合拳”。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采取“持续聚焦、连年问效”的方式,综合运用代表视察、专题询问、工作评议等多种监督手段,打出了一套监督“组合拳”,连续4年把锦江流域保护纳入监督内容,连续5年跟踪督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连续5年助推脱贫攻坚等,久久为功推动问题有效解决。

  定时回销,杀出监督“回马枪”。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依法监督活动中对“一府两院”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情况,督促“一府两院”限时向常委会报回销,杀出监督“回马枪”。如聚焦审计“屡审屡犯”等问题,制定了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工作监督办法,探索了审题、破题、解题、结题“四题机制”,明确了“谁监督、监督谁、监督什么、怎么监督”等问题,坚持每年选定2-3个重点监督整改单位,听取和审议整改情况报告,对整改措施不具体、整改落实不彻底、整改成效不理想等情况开展“回头看”,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再检查、再监督、再报告,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推行票决,拿出监督“撒手锏”。坚持用“票数”说话,对“一府两院”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情况、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的履职报告、部分重点监督工作整改落实情况等均在常委会会议上开展满意度票决,其结果报告市委并向社会公布,纳入绩效考核内容,作为评价干部依据。

 

  以新载体激发代表新活力

  “两行动”激发代表履职活力。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部署扎实开展“脱贫攻坚, 代表在行动”,持续推进全市人大创新开展的“监督问效、联组共推、结对帮扶、集言献计、带头引领”助推脱贫攻坚五项行动,切实为脱贫攻坚凝聚强大合力。自两个行动开展以来,全市万余名各级人大代表和千余名人大干部积极参与,到基层听民声、入村寨促产业、进农家结穷亲,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共帮助发展产业项目300余个,结对帮扶贫困户1.1万余户,带动4.4万贫困群众增收。

  “三加强”增进代表履职动力。加强代表履职保障,建立了市领导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等制度。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制定了铜仁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监督办法,建立了人大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政府领导带头领办、政府部门具体承办、人大代表跟踪督办等机制。加强代表联络站建设,已建成代表联络站156个、联络室417个,收集群众意见5000余条,解决实际问题200余个,使联络站(室)成为联系群众的“前哨站”、推动发展的“服务站”。

  “四联法”提升代表履职效力。创新推出“资源联享、民情联通、活动联抓、发展联推”的代表工作“四联”法,用“聚”的思维和“联”的方式推动代表履职。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联享”各种信息资源2万余件,“联通”民情收集群众意见1万余条,“联抓”各项履职活动500余次,“联推”发展及民生项目400余个,代表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下一步,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担当作为,奋力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铜仁市人大常委会)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