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助发展监督见实效!铜仁市万山区人大探索创新助推民主成果转化侧记
黔东地区的革命老区——万山,1936年元月,红二、六军团北上长征,贺龙部队曾数度驻扎铜仁,沿途发展万山武装力量(原省溪纵队)发动群众、号召贫苦百姓起来与土豪劣绅矿霸斗争,点燃了万山工农革命星星之火,也为当地人民留下了宝贵红色精神财富。
万山,曾经承载着新中国第一个县级行政特区的历史血脉。在共和国最困难的时期,万山汞矿为国家偿还了大量前苏联外债,铸就了丹心报国的万山爱国主义精神。
矿老山空、资源枯竭,2001年贵州汞矿关闭破产,万山的发展一度陷入低谷。2008年1月,万山遭遇特大雪凝灾害,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灾情,指导万山人民战胜困难迎接发展新机遇。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万山转型发展作出重要批示,万山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迎难而上、奋力拼搏,闯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之路。
沧桑巨变新画卷如何起笔落墨,近年来万山区人大常委会紧跟区委步伐,按照习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万山转型发展中,奋力书写好“人大答卷”。坚持以人民为主,关注民生热点,广泛汇聚民意,创新思路举措,从小处着眼,久久为功,着力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扎实推进人大工作走深做实,努力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成果转化。
找准监督“小切口”,助推民生大发展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人大要找准监督切入口,在微观维度上加大监督,回应群众关注,切实解决民生所盼!”万山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郑敏语重心长地说。
“小切口”民生监督坚持为民宗旨,注重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确定监督主题。聚焦群众关注的脱贫攻坚热点问题,找准切入点,连续四年列入区人大常委会的重点监督内容,提出科学审议意见,重点跟踪督办,推进民生项目落地见效。
万山区作为铜仁市主城区之一,是全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重要承载地,更是承担着全市易地安置搬迁群众11247户50116人的艰巨重任。
面对重任,勇于担当。万山区人大常委会紧盯中心、主动作为,探索创新“三聚焦”“三加强”方法,提升人大审议意见办理质效,督促政府多措并举落实民生实事。利用“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活动载体,组织全区五级人大代表视察调研,聚力重点督办,及时化解搬迁群众就业、就医、就学等难题,有力助推5万多搬迁群众快步住上了新房子,舒心过上了好日子,快速融入了城市新生活。
万山出台了《人大调研办法》《人大审议意见督查督办办法》《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监督办法》等,以制度规范化推进“小切口”监督常态化。采取“清单化+常态化+台帐化”方式督促办理落实代表建议和审议意见,从而实施逐项“销号”监督。“小切口”监督有效促进了一些老大难的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98%。
紧盯地方“小法规”,提升“大法治”意识
“万山巧妙运用法治思维,保护工业遗址,治理矿山生态,成功突围、凤凰涅槃,将一个破败不堪的老矿区转型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工业文化和矿业遗址旅游胜地!为今后基层立法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经验。”2021年5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办公室主任孙镇平一行来万山调研时感叹不已。
“我们万山区人大虽然没有地方立法权,但已争取到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在万山镇设立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多次为全市地方性立法提出了高质量建议和参考。”万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万山镇党委书记杨尚英陪同介绍。
近年来,铜仁市颁布实施了《农村饮用水管理条例》《中心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锦江流域管理条例》《电动摩托车管理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保障了人民群众利益,提升了广大居民法规意识和城市绿色生态发展品位。
新法应时而生,落实是关键。群众知晓度怎样,推进力度又如何?对于这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小法”,万山区人大常委会坚守“法之必行”监督底线,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
“以前电动摩托车无牌无照无保险,上路横行无阻,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因没有法律依据我们交警管也不敢管,整日为群众提心吊胆……现在出台了电动摩托车管理法规,电动摩托车行驶,遵规守矩、井然有序!”一位执勤交警向人大调研组汇报情况。
据了解,今年7月来万山开展电动摩托车业务培训285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7000余份,以及利用新媒体播放宣传片87490余次,设置便民服务登记点14个,开展执法检查297次,备案登记3999辆,注册登记4582辆,有序规范了电动摩托车管理,也为铜仁科学管理电动摩托车提供了有益探索。
搭建民意“小平台”,展现代表大作为
“人大代表源于群众、服务群众,激发代表工作活力和为民热情,关键的是建好履职平台,为联系选民提供载体,畅通意见收集渠道,为高质量履职助力,为新时代农村基层现代化治理赋能添力。”万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克金在指导代表联络站建设时如是说。
2020年来,万山区人大常委会创新推行以“三激励”“四强化”“五落实”为主要内容的“345”代表工作法,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保障闭会期间代表依法履职,不断激发基层人大代表担当履职热情,在人大代表工作和脱贫攻坚后续巩固提升上呈现出人大代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新风采。
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产业发展战线上涌现了一批批先进典型代表,如区人大代表毛照新荣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乡人大代表汪琴荣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目前,万山已投入财政资金300余万元建成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11个,村级联络室2个,保障代表定期开展活动,保障人民群众诉求表达。设立“代表联络站”,就像一个触及村(居)末梢、延伸至群众中的民意“接收器”,人大代表在这里与群众定期面对面的交流,真正架起了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同时也增强了人大闭会期间的监督职能,是代表“加油站”和民意“转化器”。
如今,万山代表联络站已实现线上线下同步运行,今年升级增加开通了“万山人大换届选民登记信息系统”,为人大代表不间断联系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在代表换届选举之际,各级人大代表履职未止步不前,而是不改初心、一如既往,广泛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热潮中,正劲步奔向建设美丽幸福魅力新万山的新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