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金融服务送到百姓心坎上——看六盘水农信为民解决贷款难贷款慢等问题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
走进钟山区大河镇周家寨村农信“村村通”便民服务站点,大门旁的办公桌上放着配置的移动金融服务设备,这里既是“村村通”业务办理柜台,又是商铺收银台。
村民李贵云走进便民服务站点,选购了大米、化肥、米酒等物品,结账时,他拿出手机打开了“黔农云APP”,借出1000元,支付了880元。“现在方便了,大河信用社给我授信30万元,用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办理支用。”李贵云笑呵呵地说。
自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六盘水农信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以农村信用工程、信合“村村通”、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农民工金融服务和金融夜校“五张名片”为依托,从根本上解决百姓贷款难、贷款贵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金融服务不止于营业大厅,让温暖走进农户心里。
“为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办好、办实、办出成效,我们依托省联社大零售系统,谋划实施‘整村授信提档升级’工作,通过信用工程建设,突破了农民贷款需要担保的传统做法,让农户以低门槛的信贷方式获得贷款支持,进一步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六盘水农信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六盘水农信依托信用工程,不断优化农户办贷流程,采取“网点柜面放贷+黔农云线上直贷”等多种渠道相结合的方式,把农户贷款从“线下”向“线上”迁移,让数据多跑“网路”,农户少跑“马路”,有效解决了农户贷款难贷款慢等问题,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质效,让广大农户享受到更有速度、更有温度、更有力度的金融服务。
同时,六盘水农信依托信合“村村通”,充分运用“黔农‘村村通’”和“移动展业设备”等,主动为留守的老弱病残幼和边远地区的群众提供金融服务,开展普惠大走访、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加大农村金融知识和农业农技知识普及力度;依托金融夜校,为广大农户讲解金融扶贫的相关政策、业务等;依托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让“足不出村即可存取款”成为现实;依托农民工金融服务,为农户提供“不出村、低成本、低风险”基础金融服务,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六盘水农信还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形势新需求,把以支持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支持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作为切入点,加快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建设,通过发挥现代农业产业的引领作用,有效带动农户致富增收。
截至2021年9月,六盘水农信共为六盘水市61.48万户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并开展评级授信,累计授信额达580.42亿元,户均授信达9.44万元,完成35个信用乡镇提档升级。与2020年相比,信用农户增加1.25万户,授信总额增加35.42亿元,户均授信增加0.44万元。其中,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累计支持农户11.12万户、家庭农场31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51个、农业龙头企业54个。
“下一步,六盘水农信将继续立足支农支小,加快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强化风险管理,不断满足广大农户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该负责人表示。(钟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