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农信: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卡赋能苗乡乡村振兴
核心提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机构不可缺席。那么,农信社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松桃苗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称:松桃农信)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以普惠大走访为基础,在全省率先推出“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卡”。
“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卡”有何功能和作用?该卡连通松桃农信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系统数据,兼具金融知识、金融资讯、金融夜校、存款产品等十余项功能。群众扫描卡上二维码,不仅能查询客户经理、学习金融政策等,还能实现线上放贷等相关业务。
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卡
在潜移默化中,“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卡”有效促进了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打通了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让松桃农信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子更通更畅。
擘画顶层设计 创新乡村振兴服务举措
日前,走进松桃农信“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系统”监控室,大型显示屏上“践行惠普金融 助力乡村振兴”字样格外醒目,有关于普惠大走访的数据在实时更新。
松桃农信“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系统”监控室
看着不时更新的数据,松桃农信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田官鑫介绍说:“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系统可实时查看、监测、统计、分析和评价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推进情况。”
接着田官鑫又说:“结合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系统,积极践行为民办实事系列举措,我们还推出了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为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松桃农信坚持深耕“三农”,聚焦主责主业,擘画顶层设计,依托大数据建设,创新推出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系统数据与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卡,拓展普惠金融服务触角,助力乡村振兴。
擘画顶层设计,创新乡村振兴服务举措 。松桃农信制定了《松桃苗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明确了目标,制定了措施,强调了要求,建立了保障,形成党委主责、经营层主抓、机关部门主帮、基层网点主推,做到作战分阶段、阶段有目标、目标有量化、量化可考核。
松桃农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为第一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部室、各网点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惠金融系统建设和应用领导小组,切实做到了高位谋划部署, 统筹协调推进。
同时,松桃农信还设立乡村振兴部,落实有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措施;管理、指导协调全县农信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实施普惠大走访,让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松桃农信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目标要求,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提升农信竞争力和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并制定了《松桃苗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21年普惠大走访实施方案》,促进普惠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发扬“挎包精神” 深入推进普惠大走访
深秋,苗乡山野,略有寒意。清晨8时许,松桃农信大坪信用社主任吴桐带着客户经理余广赶往辖区长里营村。
10分钟后,两人来到村民莫某家。看到老熟人,听明两人来意,莫某搬出了椅子,详细讲述了家庭成员信息。
余广扫描空白普惠金融卡二维码,录入莫某家庭的相关信息后,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系统便自动将该客户添加到数据库中,被走访人信息与对应普惠金融卡进行绑定,一张莫某专属的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卡制作完成。
莫某试着用手机扫了扫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卡的二维码,手机上的显示信息让他耳目一新。手机上不仅有客户经理余广的头像,还有手机联系方式。
“真好。有了这个卡,以后找负责我们村的客户经理的电话,就不用去村委会咨询,可直接打电话给自己的客户经理了。”莫某竖起了大拇指连连点赞。
看到系统内置的“就业信息”板块,莫某顿时来了兴趣,客户经理余广向他介绍说这个板块我们对接的是县就业局这一官方渠道,里面实时更新广东省的务工需求信息,几千个就业岗位可供大家参考选择。“疫情当前,大家就业难,有了这个官方渠道,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要熟人介绍、找中介公司了。之前,同村的很多人都碰到了一些诈骗信息,我一定要告诉给大家。”莫某说着兴奋地将这个好消息分享在村里的交流群。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为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心,松桃农信弘扬“挎包精神”,将普惠金融由线上送入千家万户,并实施三个到位推广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卡。
走访到位。以普惠大走访为契机,建立起“能走、想走、会走”的客户经理队伍,营造起全员走访的氛围,实现逐户走访,走访中五分钟内不谈金融问题,仅与客户拉家常,增进情感交流,把普惠金融走访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提升走访客户的覆盖面和满意度。
引导到位。向客户宣讲普惠金融卡的功能,引导农户使用手机扫描普惠金融卡的二维码了解客户端各模块的功能,方便客户办理业务,同时提高知晓度与接受率。
安装到位。通过业务部门的培训,普惠金融卡的安装做到位置醒目、美观协调、高度适中、农户认可的统一标准,实现“一户一卡”绑卡管理。
为了确保人人知晓,一户不漏,松桃农信发挥农信人熟、地熟、人多、面广的优势、在各村组建了微信群、借助村干部力量开展深入的宣传。不到一个月,普惠大走访就达到20000余户。截至11月15日,累计走访75545户、174552人。
打通务服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卡的功能太强大……”11月3日,大坪场镇干串村村民李显锋用手机扫描门口“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卡”上的二维码后,手机终端显示的信息,让他惊喜。
李显锋注意到,“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卡”兼具金融知识、金融资讯、金融夜校、存款产品、货款产品、乡村振兴、业务申请,还有电子银行、阳光信贷、政务办理、社保服务、就业信息等功能。
李显锋用手机扫描门口“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卡”
“扫描智慧“二维码卡”,便可查询到相应的客户经理、申请贷款、学习金融政策等相关信息,办理相关业务。” 李显锋激动地说,松桃农信不仅让他过上幸福生活,还把金融知识与金融服务送到家门口。
43岁的李显锋在松桃农信信贷的支持下,将原本一间村口的小卖铺办成了村里规模最大的超市,商品从20年前的十多种发展到当前的200多种。目前不仅建了3层楼房,还买了一辆20多万元的轿车。
“松桃农信推出的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卡,相当于把银行建在了群众的家门口,群众点点指尖,就能办理相关业务,确确实实让普惠金融智慧、高效。” 李显锋透露,松桃农信还为他授信30万元,可随时用于生意资金周转。现在有了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卡,足不出户就能办理更多的金融服务。
数据显示,时至目前,松桃农信通过进村入户、深入社区企业,将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卡送给群众、商户、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并张贴上墙,增强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目前,“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卡”已经在全县28乡镇铺开,将覆盖全县14余万户群众。
据介绍,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系统数据与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卡只是松桃农信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实践。今年以来,松桃农信累计投放信贷资金44.33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余额达59.06亿元,累计减费让利804万元,完成黔农村村通转型升级359台,组织1024场金融知识进村(社区)、组活动,有效促进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打通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郭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