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为人民 履职尽责展风采——遵义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综述
“我是人民选出来的,我应该不负人民所望,为人民说话,尽心为人民解忧,是履行代表职责,更多地回报社会、奉献社会,这样才能无愧于人大代表这个光荣的称号。”这是一个人大代表对选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全市人大代表共同的心声。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对遵义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落实到代表工作中,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不断丰富代表工作内容,创新代表工作机制,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使我市的人大代表工作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
代表知情知政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市人大常委会都会邀请市人大代表列席,并召开专题座谈会,目前共有160位市人大代表参会。组织省、市人大代表参加市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有关重要活动达180余人次。每年坚持为市人大代表订阅《中国人大》《人大论坛》等杂志,保障人大代表适时掌握人大工作信息。
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质效稳步提升。五年来,市人大代表紧扣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依法履职,共提出代表建议1030件,其中,77件被选为主任会议成员和各专委会重点督办件,有力推动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落实。安排专人严把代表建议质量关,启用“遵义市人大议案建议办理系统”,实现代表建议即时分办、交办,缩短办理周期。完善督办工作机制,制定督办工作方案,规范建议办理流程,做好主任会议成员、专委会重点督办件筛选工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代表建议督办工作情况,听取市人民政府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适时修订《遵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理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规定》,将有关部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纳入市直目标考核。
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成效显著。利用外地优秀的教育培训资源举办市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将代表如何提出议案、建议列为重点培训课程,通过对代表议案、建议的条件、内容要求、撰写格式等进行详细的说明辅导,进一步深化代表对议案和建议的认识。五年来,在贵阳、延安等地组织开展13次市人大代表培训,累计686人次参训。积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做好省人大代表培训联络服务工作,省人大代表遵义团到贵阳、深圳等地培训学习达119人次。
代表视察调研活动开展扎实有效。组织好市人大代表视察、调研活动,围绕中心工作组织好省人大代表视察调研,帮助省、市代表掌握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宏观情况,监督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情况,促使代表知情知政、掌握第一手材料,为省、市代表酝酿、起草、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提供原始素材,为代表依法履职搭建好平台。五年来,组织省人大代表集中视察和专题调研10余次,共计350余人次参加,形成调研报告10篇。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努力下,人大代表履职热情积极高涨。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工作要求,市人大常委会迅速部署、制定方案、明确要求,全市15000名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主战场,以实际行动向全市人民交上了合格答卷。“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帮助基层协调争取各类项目186个、涉及资金4.59亿元;各县级人大累计协调争取项目1127个、资金18.87亿元。市人大常委会补助联系挂帮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播州区鸭溪镇金钟村8万元,用于打造“法治文化广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市人大常委会号召下,全市各级人大大力推进人大代表积极投身抗疫工作,17656名各级人大代表参与捐款捐物和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捐款总额2016569元,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2131608元,充分展示了人大代表“以人民为中心”的大爱情怀和磅礴力量。
代表先进典型宣传报道可圈可点。注重建设和发挥好“遵义市人大代表之家”宣传阵地作用,积极传递人大工作大有可为、人大代表为人民的新时代正能量。全市共有18名人大代表入选《人大论坛》“脱贫攻坚·人大群英谱”专刊,50余名人大代表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典型事迹被《中国人大》《人民代表报》《人大论坛》等媒体专题报道。在2020年度省、市“七一”评选表彰活动中,我市有29名人大代表获得省委表彰,18名人大代表获得市委表彰。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前行,进一步突出代表主体作用,发挥代表的中坚力量,积极探索实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为有效的实现形式,奋力开启我市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遵义日报社记者: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