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在为民履职办实事上彰显务实作风
为进一步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开展,助力“一区三高地、五个新毕节”建设,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聚焦代表议案建议办理高质量,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积极履职、担当尽责,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抓机制改革、设专项资金、办民生实事,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创新工作机制,厚植制度优势
毕节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建设成为“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的定位,坚持以突出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为主线,围绕“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要求,把办好代表议案建议作为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回应民生诉求、提升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机制改革创新,制定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机制改革工作方案和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联席会议制度、联动督办制度、办理情况通报制度的“1+3”工作机制,通过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各专委会全面督办、市县人大协同督办的“三位一体”督办方式,形成交办规范、督办有力、考评有效的工作新格局,确保人大代表反映的民生实事得到及时回应和有效解决。
设立专项资金,提供资金保障
为推动解决代表议案建议办理“重答复轻落实”“有答复没下文”的问题,真正让代表建议办理“花开有果”“掷地有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助推毕节高质量发展、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中展现人大担当、人大作为,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创新设立每年1000万元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惠民生,昂首阔步新征程。在毕节市人大常委会的示范引领下,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也相应设立每年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办理民生实事,彰显务实作风
一是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上展现务实作风。毕节一中迁入新校区后,停水、停电、边坡垮塌等问题严重影响学校发展。在市人大代表的建议下,毕节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十分关心,亲自部署、亲自调度,通过充分发挥代表议案建议办理“1+3”工作机制作用,协调投入修缮资金,使毕节一中供电系统得到提质扩容、供水设施得到有效改善、垮塌边坡得到有效治理,切实解决长期困扰毕节一中6000多名师生的发展难题。
二是在乡镇街道照明上展现务实作风。毕节市二届人大代表陶明森在履职过程中得知金沙县岚头镇街道上的太阳能路灯时间较长、线路损坏,早已不能正常照明,便提出《关于金沙县岚头镇集镇街道太阳能路灯建设的建议》。此建议报毕节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后,38万元的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及时下拨到位,切实让岚头镇集镇街道路灯改造工程提上日程。按照施工进度,预计在春节前后能够得到投入使用。
三是在乡村供水排水上展现务实作风。毕节市人大代表赵玲在履职调研工作中了解到黔西市甘棠镇三马村原建饮水工程设备设施年久失修,不能满足当地供水需求,同时三马村还存在污水收集处理不完善等问题。在广泛了解人民群众的诉求后,赵玲写下《关于黔西市甘棠镇三马村给排水改建的建议》,经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审批后,40万元的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及时下拔,切实助力三马村供水排水系统改善。目前该工程项目正有力有序推进。毕节市人大常委会的代表议案建议办理“1+3”工作机制、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为人大代表积极履职、人民群众过上高品质生活提供坚强有力保障,得到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纷纷好评。(供稿:毕节市人大常委会信息科 苏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