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县人大常委会:“六化”引领镇(街道)人大工作迈出新步伐
2021年县、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以来,惠水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镇(街道)人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突出“六化”工作思路,加强联系指导,积极开启镇(街道)人大工作新局面。
联系指导常态化
建立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和相关委(室)负责联系指导镇(街道)人大工作制度,每月至少到基层开展工作调研指导2次以上,重点围绕如期开好一年两次的镇人代会、依法履行监督职权、巩固完善代表活动阵地建设、开展代表小组活动等方面加强系统指导,形成上下互动工作合力。坚持按季度轮流在各镇(街道)召开人大工作推进会,相互汇报工作情况,交流经验心得,分析差距不足,促进互鉴互补,让各镇(街道)在“查看比学”中提高工作水平、携手联动发展。
学习培训立体化
重视新一届县、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工作,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学习观摩、订阅资料等多种形式,就新当选的县、镇人大代表如何执行代表职务、服务经济发展、回应群众诉求等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组织代表纵向学习、横向交流。2021年底换届结束后随即举办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新当选县、镇人大代表深入学习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邀请有关专家为代表讲授宪法、组织法、代表法等业务知识,让代表知晓职责使命,掌握履职方法,快速进入角色。为县、镇人大代表订阅《中国人大》《人大论坛》《当代贵州》等自学刊物1100余份,鼓励代表通过电脑、手机等网络渠道开展自学。该县羡塘镇人大、明田街道人大工委等还开设了“代表讲堂”,邀请连任代表、优秀个人、致富模范定期为代表和群众进行宣讲,相互交流经验,学习先进,为整体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加油助力。
目标任务清单化
针对换届后镇(街道)人大干部“新兵”较多的实际,在认真总结2021年工作的基础上,指导各镇(街道)对标中央和省、州、县委决策部署以及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前谋划2022年全面工作,将年度要召开的会议、监督的议题、代表活动的内容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月,形成任务清单,不打无准备之仗。截至2月底,11个镇(街道)人大(人大工委)围绕辖区“四新”“四化”主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问题,确定监督议题57个,拟组织代表开展进村入企服务基层等特色履职活动21个,切实把目标变成任务,任务变成清单、清单变成行动,推动人大工作月有进展、季有成效、年有突破。
监督工作闭环化
力戒监督工作做形式、走过场。在县人大常委会指导下,各镇(街道)在2022年监督议题计划中均要求镇属部门(办事机构)在人代会或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结束后,对代表意见建议落实情况形成相应报告,并根据需要进行满意度测评,工作满不满意由代表说了算,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切实提高监督实效。各镇人大主席团、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人大代表对辖区重大问题、重点工作进行监督时,更加注重事前介入、日常监督和成效反馈,及时向代表通报有关情况,形成工作闭环,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具体生动的工作实践。
阵地建设规范化
持续推动代表联系站(室)建设提质升级,进一步优化代联络站(室)选址布局,方便代表就近联系群众、反映社情民意。积极争取党委(党工委)支持,更新添置桌椅、电脑、图书室等硬件配置,明确各代表联络站(室)配备站长(负责人)1名,联络员或秘书一名。细化站(室)规范化建设目标清单,指导镇(街道)结合自身实际修订完善学习制度、联系选民制度、意见建议见办理制度、向选民述职制度、信息公示制度等15项。全面做到联络站(室)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制度、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服务代表制度化
进一步规范履职登记,为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定制代表履职手册,要求代表按时间、地点和履职内容,全面记录年度参加会议、视察调研、联系选民、接待选民等履职活动,每年将履职情况报选区所在人大主席团或街道人大工委,由各镇人大主席团、街道人大工委统一汇总后报县人大代工委,作为代表年度执行职务、履行职责、评先选优和换届选举时推荐连任的依据。落实代表“接待日”工作制度,按照“有利组织,方便活动”的原则,每周固定1天(或场天)作为代表接待日,轮流安排各选区省、州、县、镇各级人大代表进站(室)接待选民和群众。执行代表述职制度,将其作为年度必备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每年轮流组织选区代表向选民述职,确保每位代表届内向选民述职和接受评议1次以上,让代表在闭会期间“有家可归、有责当尽、有事可做”。(供稿:惠水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班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