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亨县人大代表履职实践基地推动代表履职见实效
册亨县人大以丫他镇巧洞村作为州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为载体,紧扣“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围绕联系群众、反映社情民意、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监督支持政府工作、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五个功能定位建成“册亨县人大代表履职实践基地”推动代表履职,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
围绕一个主题——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根据省、州人大安排部署,在全县开展“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全县省、州、县、乡(镇)四级人大代表共783名组建成102个代表小组积极投入乡村振兴伟大实践。
组建两级队伍——代表小组、代表助力团。在“册亨县人大代表履职实践基地”,丫他镇三级人大代表59名组建了9个代表小组、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组建9个代表助力团入驻代表履职实践基地,组团结对联系159户农户。代表履职实践基地建立完善代表小组结对助力制度、参与工作制度、监督工作制度以及学习制度等,将代表学习、联系选民、提出建议、发现问题、办好实事等工作量化形成“群众愿望清单”和“代表履职清单”,进行公开张贴到户,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形成组团式联系、结对式走访、制度化落实、常态化开展的工作机制。
落实三项举措——励志、温暖、洁净。一是讲政策强动力。代表小组每月走访结对群众,宣传讲解国家乡村振兴等有关政策措施,引导鼓励群众参与乡村振兴,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激发群众发展愿望,激发群众创业激情;二是听民意暖人心。代表小组每月走访结对群众至少1次,认真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所盼所想,建立群众愿望清单。代表利用自身所处行业或系统的优势,积极建言献策,将群众愿清单转化代表履职清单较交政府办理、形成政府工作清单,做到“一个问题、一群代表、一帮到底”及时转办回应群众关切。三是齐动手美环境。代表小组和群众共同动手,共商产业发展、庭院环境整治、开展移风易俗,与群众共同建好管好产业成果、村容村貌、乡风文明。
办好四件实事——提出一条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反映一个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一条影响安全稳定的难题、办理一件人民群众受益的实事。一是做乡村振兴的建言者;各级代表结合乡村振兴发展实际,积极建言献策。乡村振兴建设在项目规划、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均充分吸纳了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请代表全程参与监督。在项目结束后,将由人大代表审议办理成效,并进行满意度测评。二是做乡村振兴的中转站。自3月份以来代表小组通过入户走访、院坝会、座谈会等方式开展代表履职活动3次,并将收集到的群众愿望清单形成督办工作台账按要求转办回复、进行跟踪督办;三是做乡村振兴的稳定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目标。截至目前,代表走访化解邻里纠纷7起、土地流转问题12件、排查化解安全隐患16处、整治移风易俗 8件;四是做乡村振兴的实干家。根据群众开出的愿望清单,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做好供水保障、建成覆盖全村159户的垃圾污水处理一体化系统。积极参与组织实施“一分三净五改”和“三小园”项目,建设净化厕所圈舍、绿化村寨庭院、美化乡村环境。目前,已完成“一分三净五改”65户、“三小园”改造32户。
抓好五个示范——带头示范加强学习、带头示范促进发展、带头示范维护稳定、带头示范关注民生、带头示范履行职责。一是伏在案头、走上讲台、深入农户,做带头学、宣讲学、互助学的示范代表。比如:我们州人大代表龙兴莹经常入户用苗族语言宣讲乡村振兴的政策和措施。二是政治立场坚定、方向准确、行动迅速,做支持发展、促进发展、推动发展的示范代表。比如:在推进黑木耳、油茶种植工作中,我们杨瑜代表,敢试敢闯,带头种植油茶。三是保持头脑清醒、坚持稳字当头、抓住重点,做维护稳定、保持稳定、自我稳定的示范代表。比如:在安全防患排查化解工作中,潘向坤代表,组织群众爬山涉水,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以人为本为民解忧、为民办事,做关注民生、关注民情、关注民意的示范代表。比如:杨昌礼代表,就粮食安全问题,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亲切交谈,关注民生。五是高举旗帜、亮出身份、践行承诺,做履职担当、尽职尽责、有所作为的示范代表。比如:王永艳代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敢于亮出代表身份认真开展履职工作,兑现群众承诺。总之,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人大代表勇立潮头、认真履职主动融入乡村振兴主战场,战斗在一线,协调在一线,指导在一线,落实在一线。
“册亨县人大代表履职实践基地”推动代表履职工作,总结出了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买单”、人大“验单”的成功经验,得到代表群众的广泛认可。成功经验并在全县进行推广,有效扩大代表的知情权,拓宽民主决策的范围,增强了项目的实效性,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供稿:册亨县人大 周学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