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奋力谱写新时代施秉人大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2年以来,施秉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黔东南州委及县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奋力谱写新时代施秉人大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施秉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一是坚持学以致用,做到深学笃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坚持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州委、县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学习重点内容,通过采取党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学习方式进行深入学习。常委会班子成员深入基层一线,积极向各级人大代表、广大群众宣讲会议精神,引导群众和代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截至目前,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共组织集中学习13次、学习研讨5次、宣传宣讲13场。
二是坚持政治引领,做到同心同向。常委会党组始终坚持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向县委请示报告,自觉把人大工作放到全县大局中谋划推进,有力推动中央意见和省委、县委实施意见在施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选举任免相统一,依照法定程序做好相关人事任免工作,今年以来,共向县委报告事项3项,选举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6人次。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创造人大工作新业绩
施秉县人大常委会聚焦中心大局、聚焦民生热点,做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更好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能作用。
一是围绕中心大局,认真履职尽责。紧扣县委决策部署,认真制定《施秉县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施秉县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监督工作计划》,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按照县委安排,常委会班子成员围绕全县重大项目、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纾困惠企、抗旱保收等工作开展督查督导,认真履行重大产业和重点项目专班领导职责,积极担当作为。
二是依法开展监督,提高监督质效。聚焦全县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热点难点问题和民生关切,综合运用执法检查、听取报告、专题询问等多种方式进行“全链条”监督。今年以来,依法对气象法、民法典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对县农业农村局、文体广电旅游局等6个政府部门开展工作评议,对听取“一府一委两院”的相关专项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对保护生态环境、落实消防安全、打击电信诈骗、执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贯彻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情况深入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0篇,提出意见建议50余条。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竭力谱写人大工作新篇章
施秉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基础,发挥好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扎根于人民的优势。
一是加强代表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定期举办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积极组织代表参加上级人大组织的履职能力提升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等活动。今年以来,开展代表履职培训学习2期,外出考察学习1次。
二是丰富代表活动,提高代表履职活力。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到白沙井、黑冲等项目建设点视察调研。将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环境整治等纳入“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内容,充分发挥代表宣传员、监督员、联络员、引领员、战斗员“五员”作用,积极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三是建强平台载体,增强代表履职动力。建成8个代表联络站和14个代表联络室,保障代表活动正常开展和有效运行。修订完善《施秉县县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施秉县县人大代表列席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保障代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将21件人大代表建议确定由县委书记、县长和县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领衔督办,有效提高了办理质量。
持续加强自身建设,着力展现人大工作新气象
施秉县人大常委会始终牢牢把握“四个机关”定位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全面规范依法履职行为。制定《中共施秉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制度(试行)》《中共施秉县人大常委会党组议事规则(试行)》等5项制度,修订完善《施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议事规则》《施秉县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施秉县县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施秉县县人大代表列席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等8项制度,机关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进程不断推进。
二是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全面加强常委会及人大机关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把党的建设贯穿其中。认真学习党章党规,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党组成员按要求参加机关党支部“三会一课”活动。今年以来,党组成员讲党课13人次,参加机关党支部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8次,有效推动了常委会机关党内政治生活严肃正常开展。
三是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升人大工作水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加强法律法规和业务学习,不断提升适应新时代人大工作需要的高素质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真正把学习的成果体现到提升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履职本领、工作成效上来。(供稿:施秉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欧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