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黎平人大:把“以人民为中心”书写在老区大地上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0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侗乡黎平是中国革命老区,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召开黎平会议的战略转兵之地。黎平县人大常委会发扬和传承“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黎平会议“三敢精神”,扛起工作责任,走好新长征人大赶考之路,用实际行动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情地写在黎平大地上。

 

  搭建代表直通车  破解群众堵痛难

  “新大市场的垃圾堆积,严重影响了市容;另外,道路两旁摆摊设点占道经营,存在安全隐患。群众反映强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你们对存在的问题怎么处理?什么时候可以解决?”

  4月26日,一档名为《群众关注 代表直通》的“人大代表直通车”电视问政栏目,人大代表提问直击“痛点”“要点”,辣味十足。这是黎平县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让人民力量在人大监督中最大化的又一大胆尝试。

  黎平县锚点人大直击民生热点,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不断改革创新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工作,锚点通过开通电视专栏节目“人大代表直通车”平台和5个“人大代表锚点微信工作群直通车”锚点平台,采取人大代表调研询问,电视、微信工作群跟踪问政问效,相关责任单位回答整改的形式,快速推动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落实。形成了“调研走访—发现问题—确定主题—组织代表—现场问政—跟踪监督—还政于民”的经验做法,实现交办、督办、答复的闭环,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

  今年以来,“人大代表直通车”平台疏理问题清单23个,已解决18个,正在推进4个,正在研究1个。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有力推动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从“纸上”落到“地上”,达到群众满意的效果。

 

  五全代表联络站  搭建服务连心桥

  “黎洛高速顿洞出口涵洞积水问题终于解决了,保障了过往群众的安全,太感谢代表联络站了!”永从镇顿洞村村民吴远贵感激不已。

  3月5日,顿洞村村民吴远贵等5人到永从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黎平高速公路顿洞出口涵洞是群众从事农田耕种的必经之路,涵洞积水严重,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务农群众及农机设备无法通行。3月7日,由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黎平高速交警、路政、黎平桥隧公司及人大代表到现场进行协调处理。经过近一个月的整改施工作业,涵洞积水问题得到了解决,群众的呼声变成了掌声。

  这只是黎平县通过代表联络站解决民生实事的一个缩影。全县26个乡镇(街道)建立了表联络站,积极探索人大代表“五全”(即:乡镇全建站、代表全进站、联系全覆盖、代表全履职、工作全服务)工作模式,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片区领导定期指导,建好用好基层代表履职主阵地,搭建了人大代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目前,全县已建成人大代表联络站26个、人大代表联络室33个、代表活动小组93个。省州县乡四级共1601名人大代表全部入站,代表联络站共接待群众945人(次);受理群众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560件,已解决474件,正在解决86件。

 

  强村规民约建设  构筑治理硬杠杠

  今年以来,围绕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和推进村民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组织推动全县26个乡镇(街道)辖区各村“村规民约”的指导、修订及实施。

  “原来村里操办婚丧喜宴存在攀比心理,主家经济压力非常大,有苦难言。”提起村规民约,洪州镇江口村村民龙德兰坦言道。“自从《村规民约》执行以来,破除了陋习,每场酒席至少节约8千元,大大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让村民从移风易俗中获得了实惠。”

  结合“双联双带”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推进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联络站和联系农村代表、代表带动选区和选区群众,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发挥村规民约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严格实施《村规民约》,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实现基层治理法治、自治、德治有机统一,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色和优势,以高质量履职助推黎平革命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黎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高凌平如是说。(供稿:黎平县人大常委会  周志光)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