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人大常委会: 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2022年,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紧扣“两区一典范一基地”战略定位,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开门立法,全面推进立法工作提质增效,积极助力法治毕节示范创建,切实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为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
——大力学习宣传宪法法律。始终把学习宣传宪法法律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党组会议、主任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对宪法法律的学习。积极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召开毕节市地方性法规贯彻实施会议3次,加强全市各级人大干部和人大干部学法用法考试2万余人次,推动宪法、法律和全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深入人心,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严格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坚持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严格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落实任命人员宪法宣誓制度,积极创新任免工作机制,建立拟任命人员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全年组织开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宪法宣誓、参观毕节人大陈列室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次74人次,推动新就职人员对宪法法律心存敬畏,不断提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依法履职意识。
——扎实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围绕“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备案审查工作要求,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完成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建设及投入使用,健全完善备案审查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备案审查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共接收报备规范性文件70件,认真对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开展合宪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切实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坚持科学民主立法
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法治支撑
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扣市委中心工作、紧扣重点领域开展立法,全年制定地方性法规5部,位居全省第一,立法工作实现突破,切实为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提供法治支撑。
——聚焦中心大局制定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坚持立法决策与改革发展决策相衔接,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研究确定立法项目,编制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2022年立法计划。在编制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法规审议和制定前,积极将立法工作主要制度建设、重大利益调整、重要立法事项及时主动向市委报告,不折不扣把党的意图贯彻到立法工作中,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
——聚焦重点领域立法,提升立法提质增效。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力乡村生态振兴,制定了《毕节市乡村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了《毕节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围绕持续改善民生,提升百姓高品质生活质量,坚持靶向效应,制定了《毕节市供热用热管理条例》。积极探索加强区域协同立法,加强与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协作,制定了《毕节市韭菜坪景区保护条例》《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韭菜坪景区共同保护的决定》,采取“决定+条例”形式保护韭菜坪景区生态环境。高质量开展农村供水保障、餐厨垃圾管理、农村建房管理等立法前期调研,为下步立法工作奠定基础。
——打造民主立法阵地,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充分发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毕节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优势,建立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34个,先后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10部法律向全国人大立法机关上报修订意见建议160条、获采纳16条,坚持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工作同市委中心工作、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法治毕节示范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从“立法中”向“立法前”“立法后”两端延伸,为国家立法积极贡献“毕节智慧”。毕节市人大常委会推进国家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经验和做法,被全国人大法制工作简报、中国人大杂志等宣传报道,《国家立法直通车的“毕节实践”》获得中国人大杂志、中国人大网、“人民代表报”“学习强国”等媒体转载,为国家民主立法开门立法传递了“毕节好声音”。
强化法治监督
助推法治毕节示范创建
充分发挥立法引领作用,依法行使各项职权,加强宪法法律贯彻实施监督,保证宪法法律在全市得到贯彻执行,全力助推法治毕节示范创建。
——开展执法检查,推动法律实施。充分发挥执法检查“法律巡视”监督利剑的作用,依法对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贵州省养老服务条例》《毕节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毕节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的重点,查找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推动有关规定得到全面有效实施。特别是开展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向市委报送《关于建立全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长效机制的报告》,获市委主要领导签批肯定,推动建立全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行刑衔接”机制,有力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地方性法规、法院推进诉源治理、检察公开听证等3个工作报告,开展毕节贯彻实施《民法典》、毕节市“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推进情况专题调研,推动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强化工作监督,推动依法行政。依法履行法律赋予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职能,全年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毕节市人民政府办理市人大常委会2021年度专项工作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等专项工作报告22项,推动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再提升。认真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视察、专题调研,通过代表集中视察,深入全面了解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难点问题,为代表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提出高质量议案和建议打好基础。特别是创新采取“一问一答一测评”的方式,对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对市发改委、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等10个市政府组成部门开展“面对面”询问和现场测评,通过依法开展庄严之“问”,落实监督之“责”,全力助推法治毕节示范创建工作作示范、走前列。(作者:罗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