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城建环资工作综述
起跑映照全程,开局启示未来。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市六届人大常委会履职的开局之年,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抓住国发〔2022〕2号文件实施的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创新工作思路,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彻落实到工作各方面各环节,扎实推进了我市生态文明先行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坚持法治思维,在立法工作上“下功夫”
自我市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注重以良法促善治谋发展,围绕地方立法权限,在城建环资立法工作上“下功夫”,谋划涉及城建环资的地方立法工作,积极完成省人大常委会交办的立法任务。2022年完成《遵义市城市绿化条例》立法任务,协助省人大常委会完成《贵州省乌江保护条例(草案)》《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工作。通过在立法工作方面的主动作为,促进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我市在乌江流域和赤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硬骨头”问题得到逐步解决,助推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在监督问效上“用实招”
市人大常委会紧盯群众反映的城建环资领域“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坚持问题和结果导向,围绕群众关心的违法建设问题开展《遵义市违法建设治理条例》执法检查工作,实地检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意见,形成执法检查报告,同步开展专题询问。在专题询问阶段,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问出了百姓心声,应询部门答出了承诺担当。在综合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代表提出的建议意见后,梳理形成审议意见提交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通过“执法检查+专题询问+跟踪问效”的方式推动了条例全面深入实施。
积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市人大常委会统筹调度,将配合省人大开展执法检查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积极组织谋划执法检查工作,努力通过执法检查推动我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更大成效,为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作出应有贡献。
围绕群众关心的生态环保问题,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2021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以及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的报告,提出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保履职能力建设、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和实施力度、履行长江流域保护法定职责、推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统筹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强化长江流域生态治理保障措施”等建议,形成审议意见提交市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研究处理。
创新人大监督工作,开展了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专题调研,调研突破常规调研“三段式”的模式,呈现出四个方面特点:首先,注重全过程贯彻人民民主。在资料收集、实地调研、交流座谈、报告起草过程中都广泛听取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咨询专家、各级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意见。其次,注重拓宽调研的广度和深度。各级参与调研人数达上百人次,行程累计达上千公里,范围涉及市内乌江、赤水河、綦江流域的各类矿山,所涉及的矿山既有正面典型,也有反面案例。再次,注重摸清底数。在调研准备阶段,经过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确定了有效矿山、历史遗留矿山、临时料场作为调研的三个大类,涉及矿场种类为煤矿、汞矿、铝土矿、锰矿、砂石场等,并统计了全市的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情况和资金投入情况,以及矿产资源分布和历史遗留矿山治理的分布图。最后,调研成果最大亮点是在总报告中指出了存在的“十个不到位”问题和“十个强化的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遵义铜锣井锰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开发利用策划建议”的子报告。该子报告是在借鉴市外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开发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现状,提出了该策划建议,旨在通过铜锣井锰矿山修复治理与“八五厂”综合开发相结合,打造出遵义铜锣井锰矿国家矿山公园,将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旅游开发融合发展,让“生态包袱”转化成绿色财富,提升我市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市委重大课题办以《决策参考》第42期印发了该报告。
高度注重代表工作,在代表建议办理上“求实效”
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优势,组织人大代表通过多种形式参与人大城建环资工作,特别注重人大代表在城建环资方面的建议办理,及时“分拣打包”代表建议,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认领”代表建议,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办理代表建议,并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重点督办《关于加强中心城区远郊镇(乡)城乡规划管理的建议》,专委会重点督办《关于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的建议》《关于解决乡村振兴工作中用地保障问题的建议》、会办《关于制定消防通道管理办法根治小区消防通道管理混乱的建议》。通过对代表建议办理,推动了一些群众关心、代表关注的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多渠道多形式组织代表参加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建设、运行情况视察工作,通过视察形成视察报告,摸清了我市城乡生活垃圾产生的底数及收集、转运、处置的模式,掌握了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在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我市城乡生活垃圾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推动生态文明先行区和无废城市建设积极作为。
融入全市整体工作,在助推高质量发展上“做文章”
市人大常委会始终保持与市委工作的同频共振,始终落实好市委的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的工作力量就汇聚到哪里。将中央环保督察及其他专项督察反馈的问题整改与人大工作结合起来,以推动问题整改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及时协助督导播州区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掌握整改进度及存在困难,协调各方力量推动播州区环保督察指出问题“清零销号”。
聚焦赤水河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地位,多渠道调研掌握赤水河流域白酒产业发展规划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状,梳理形成了《关于恳请国家层面统筹编制赤水河流域白酒产业发展规划的建议》,推动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白酒产业协调发展,确保“一江清水”永续东流,确保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
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忠到赤水河支流桐梓河巡河为契机,组织流域的县(区)人大查找桐梓河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协调解决的困难,以专报报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忠,借助各方力量推动桐梓河“河长制”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