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守正创新 努力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毕节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代表工作综述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必不负人民重托。2022年,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央、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守正创新发展,努力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把代表工作作为人大工作的一项基础性、主体性、全局性工作来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推动新时代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
应势而谋 动则必成
深化拓展代表工作新路径
——深入推进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省级试点。2021年,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创新设立每年1000万元的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用于解决代表建议中涉及群众期盼急需解决又无项目支撑的民生微实事,推动代表意见建议办理从“纸上”落到“地上”,取得良好效果。2021年12月,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设立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将毕节市所辖8个县(市、区)作为全省第一批试点单位。毕节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省级试点开展,制定出台《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落实设立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和《毕节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对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项目的提议、审核、审批、实施、监督、验收、报账、备案等事项进行规范,从机制层面统筹市县两级联动推进试点工作开展。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省级试点开展一年来,毕节市市县两级共设立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5900万,实施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项目216件,惠及群众59万人,切实以“小资金”撬动“大民生”、以“微实事”展现“大作为”,确保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省级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扎实做好联系服务群众、为民办实事工作。
——积极构建代表工作“三联三促”机制。2022年,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持续谋划和推进代表工作改革创新,探索建立“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市人大代表,促进组成人员充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依靠代表做好各项工作;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联系市人大代表,促进充分听取代表意见建议,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市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促进代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的“三联三促”工作机制。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和市人大代表纷纷采取走访、座谈、电话等方式开展联系代表、群众等工作4万余人次,切实倾听民声、反映民情、收集民意、汇集民智。
——探索建立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2022年,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代表主体地位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发展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扎实推进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构建“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主责、代表主体、群众参与”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工作机制,在市委制定印发《毕节市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意见》的基础上,制发《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实施办法》,确保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充分反映人民意愿、凝聚人民智慧、保障人民权益,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023年1月1日,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票决通过毕节市2023年重点实施10件民生实事,总投资达28.6249亿元。毕节市建立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充分发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代表主体优势,使民生实事项目真正成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谐工程,切实在代表工作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助推毕节高质量发展。
搭建平台 规范建设
打造代表履职活动新阵地
——标准化建设,打造代表履职阵地。毕节市人大常委会把建好代表联络站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有效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的重要抓手。召开全市人大代表履职平台示范建设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对全市代表履职平台规范化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建成代表联络站(室)2201个、网上代表联络站280个,实现乡镇全覆盖,切实建好民心之桥、民意之桥,实现代表履职有平台有阵地,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打下坚实基础。
——示范化引领,拓宽代表履职渠道。为巩固深化拓展代表联络站(室)等履职平台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展代表联络站延伸点,方便群众反映意见,让群众反映问题有门进有人听,毕节市人大常委会扎实推进代表履职平台提质打造升级,示范创建市级代表联络站示范点30个、人大代表之家市级示范点27个,不断丰富拓展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途径,使各项工作更加顺应民心、反映民意、贴近民生。一年来,通过示范创建的57个代表联络站、代表之家开展接待群众、述职评议等活动1064次,收集社情民意1055条、办结1008条、办结率达95.54%,切实推动代表当好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打通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常态化运行,增强代表履职实效。代表履职平台的生命力在于常活动、有实效。一年来,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代表主体作用的发挥,大力推进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进站”履职,引导代表向群众宣传党委政府方针政策,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化纠纷、献良策、办实事、办好事。同时,不断丰富代表履职活动,通过履职平台组织代表开展学习培训、宣传宣讲、调研视察等,促进代表接待群众活动与便民服务、民情代办有机结合,让代表与群众走得更近、联系更紧。此外,加强全市280个网上代表联络站服务能力提升,明确网上代表联络站信息上传、群众反映问题处理等事项,促进代表履职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开展。2022年,引导代表通过代表联络站(室)、网上代表联络站等履职平台,收集社情民意及意见建议17372条、办结14390条、办结率达82.83%,切实建好用好代表履职平台提升代表履职实效,把代表履职平台真正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阵地。
瞄准需求 专题培训
推动代表履职能力新提升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代表培训的首要内容和必修课程,认真组织代表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对毕节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组织代表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广大代表深入理解把握新发展阶段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现实依据和目标要求,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升政治站位、站稳人民立场,筑牢依法履职的思想根基。
——紧盯履职需求,提升履职能力。为加强代表履职能力建设,全力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根据代表需求,着力在培训质量上下功夫。针对怎么当好代表、如何反映民情民意、如何撰写议案建议、如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如何推动基层治理取得实效等进行培训,推动代表培训从“全覆盖”走向“精准化”。一年来,通过“走出去学”与“请进来教”等形式,组织培训3198名市县乡人大代表,全面完成357名新任市人大代表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
——突出学用结合,增强培训效果。毕节市人大常委会注重代表培训工作的学用结合,2022年,在毕节市委组织部的支持和帮助下,争取到广州市协作项目培训经费100万元用于人大代表培训,与毕节市委组织部在浙江大学联合举办5期250人参加的人大代表培训班。参训代表培训结束后,需结合工作情况,认真填写5条收获、3条可运用、1条可立即使用的“531”行动计划问效表,同时结合代表身份和自身工作岗位,撰写心得体会,确保学员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思、学能所用,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工作成效,增强学习培训内容的实效。
聚焦民生 强化督办
提升代表建议办理新成效
——强化调查研究,高质量提出代表建议。毕节市人大常委会积极组织代表参加各项履职活动,发挥代表履职平台作用,让代表在接待群众、走访调研、座谈交流时,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转化为意见建议提出。同时,严格要求各代表团严控建议质量关,协助代表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修改完善,大会秘书处加强对代表建议的审查,对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政策规定的议案建议,提议代表作撤案处理或者完善后再提出,严格把好代表议案建议的“政治关”和“质量关”,确保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质量高。
——聚焦建议办理,高质量实施建议项目。代表提出的建议中,一件件一桩桩都涉及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群众的呼声与期盼。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始终聚焦民生,坚持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为保障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内容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质效,组织召开代表建议集中交办会议,全力推动代表建议得到高质量实施,有效推动解决代表提出的涉及乡村基础设施、饮水工程、环境治理、安全防范等多个领域的民生建议,真正让代表建议办理“花开有果”“掷地有声”,切实把办理成果转化为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细化督办措施,高标准推动建议办理。为进一步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印发《关于做好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督办工作的通知》,按照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各专门委会全面督办、各县市区人大联动督办的方式,推动和保障代表建议高质量办理。2022年,市三届一次人代会议期间收到的代表建议343件、审议发言建议14件和闭会期间代表建议19件全部办结,代表满意率达100%。
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二十大对做好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努力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高质量支持和保障,引导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作用,推动新时代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贡献智慧和力量。(文/毕节市人大选任联委办公室 孙启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