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遵义市人大监察司法委2022年工作综述
2022年是市六届人大开局履职之年,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聚焦“法治遵义”“平安遵义”建设,积极协助市人大常委会依法监督“一府一委两院”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在提升全社会法治素养,维护社会稳定,助力我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2年全市人大监察司法工作座谈会召开
围绕促进司法公正,推动审判机关依法审判
聚焦精准适用法律开展监督。协助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中级人民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听取法院民法典执行情况是常委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民法典实施要求的具体举措。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中级人民法院专项工作报告后,作出进一步强化民法典的准确适用、健全审判业务指导机制、畅通府院联动长效机制、增强法治宣传教育效果的审议意见。委员会紧盯问题整改,经跟踪督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报告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获通过且测评满意,有力推动了民法典在我市得到全面贯彻实施,对于督促法院进一步加强民法典宣传,增强全社会学习贯彻民法典意识,提高适用法律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开展民法典专题调研
运用司法监督平台创新监督。选取社会关注度高、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案件,组织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监察司法委委员等集中观摩庭审,共同研判运用司法监督平台的方法途径,充分发挥平台的监督作用、法治宣传教育作用和社会综合作用。结合对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民法典贯彻实施情况的专题调研等,运用平台开展常态化监督,收集相关意见建议,梳理监督工作思路并带着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实现监督方式更丰富、监督质效更提高。
围绕维护公平正义,推动检察机关增强办案质效
聚焦司法公开开展监督。协助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检察听证工作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检察听证是检察机关在司法办案过程中,搭建的一个公开释法说理的平台,既能倾听当事人诉求,又能听取社会各界代表的听证评议,对消除当事人及社会公众对司法办案的疑虑,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具有积极作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检察院专项工作报告后,作出着力转变思想观念、深化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落实检察机关普法责任,科学界定适用范围、坚持应听证尽听证原则,强化案件质量管理、推动听证工作均衡发展,优化考核评价机制、提升检察听证案件质效,持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规范办案整体水平,强化队伍能力建设、增强办案人员主导作用,加强听证员库建设、充分展现听证制度优势的审议意见。委员会紧紧围绕审议意见跟踪督办,市人民检察院积极研究处理,有力推动了检察机关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围绕执法为民要求,推动政府依法行政
聚焦法治兜底保障开展专题调研。法律援助是保障公民和有关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重要制度,对公民、社会、国家法治体系等都有重要作用。委员会组成调研组开展法律援助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提交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主任会议审议。经主任会议审议,指出了学习宣传法律有差距、援助工作质量参差不齐、部门联动协作不畅、人员经费保障不力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深化学习宣传,严格监督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沟通协作、推进部门联动,加大保障力度、优化援助队伍的意见建议。调研成果送市委决策参考。
聚焦法治政府建设开展监督。委员会紧盯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作出的审议意见,跟踪督办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审议意见情况。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审议意见情况报告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获通过、测评满意。
开展法律援助专题调研
围绕党委决策部署,审慎开展监察监督
聚焦扶贫民生领域监察工作开展监督。听取和审议市监察委员会的专项工作报告,既是人大依法履行对监察委监督职责的重要探索,也是落实宪法和监察法规定,促进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在常委会的领导下,委员会坚持对标省人大,跟踪督办市监察委研究处理《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市监察委员会扶贫民生领域监察监督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情况。市监察委研究处理审议意见情况报告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进行了书面审议。
此外,委员会积极配合全国人大监察司法委到遵义开展监委工作“三化”建设调研。
围绕民生关切,扎实推进代表工作
高质量办理代表议案建议。围绕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关注热点确定监督重点,对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建议进行认真梳理,秉持回应民生关切,推动司法公正的原则,对涉及司法领域的15件代表建议进行督办,并挑选反映较为集中的建议,列为常委会分管领导、委员会重点督办建议。采取逐件分析研判、选好重点督办件,统筹谋划、开好交办会,加强联系、搭好沟通桥梁,强化实效、做好跟踪督办的方式,分阶段扎实推进督办,注重回访代表追踪问效,做到及时召开会议交办、紧盯序时跟踪督办,实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所有代表对建议的督办和办理工作及相关答复均表示满意。
召开代表建议督办工作座谈会
开展代表小组视察活动。按照年初工作安排,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围绕代表建议、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组织代表小组成员和委员会委员,到市中级人民法院旁听案件审理。通过开展代表小组视察活动,强化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的意识,增强代表在履职过程中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切实帮助有关被监督单位改进相关工作,进而推动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
围绕提升履职能力,切实加强委员会建设
紧扣“四个机关”定位要求,坚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委员会自觉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机关”重要论述的人大定位和要求,勇于担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紧跟党的决策部署,紧贴群众的美好生活向往,紧扣发展的实际需要,全面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
加强委员履职保障,探索改进工作方式。畅通委员履职途径,加强日常工作沟通,及时通报人大监察司法监督工作动态,收集社情民意,组织专委会委员参与调研、监督、列席有关议题常委会,保障委员充分发表意见,履行委员职责。召开全市人大监督司法工作会议,针对如何用好司法监督平台,为各县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和监察司法委负责同志进行演示和讲解,分析平台建成运行以来发现的问题,并对进一步管好用好平台提出坚持结合年度监督议题常态化监督,适时开展集中观摩促进司法机关严格司法、公正司法,进一步探索拓展平台效能等建议。通过总结好、使用好监督工作经验,提升监督工作质量和效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者:罗凌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