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县思旸镇:落实“五个一”人大工作法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 近年来,岑巩县思旸镇人大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五个一”人大代表工作法为抓手,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搭建和完善代表履职平台,丰富和强化代表工作,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促进代表作用得到更好发挥,推动新时代思旸人大代表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思旸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县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活动
开展一次履职培训。一是自行学习。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有针对性地选学一些法律、法规的条文,使代表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一个深入地了解,对人大和代表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明确,为代表更好履行职责打下基础。二是灵活学习。因地制宜进行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小组分散培训、田间地头沟通交流等方式进行培训,让代表在有形或无形得到履职能力的提升。三是经验学习。邀请经验丰富的离职老代表进行“加课”,通过具体事例进行现场培训,让代表从理论上得到提升,在实践履职中积累经验,提高履职效能。截至目前,开展履职培训8次,邀请各类离职代表授课3次,参与培训人数达800余人次。
思旸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县镇人大代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庭院美化行动观摩
做好一次接待选民。一是建立代表联络室。建立一个联络室,制定一个《接待选民情况记录本》,明确一名联络员,对接待选民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认真做好答复和解释工作,对无法解决落实的意见建议及时梳理,交镇人大主席团研究处理,镇人大主席团协调并督促相关部门认真办理并反馈办理结果。二是转变工作思路。镇人大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变“选民找上门”为“代表送上门”,了解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听取群众的意见,及时反映群众的要求,提高了选民反映村情民情的积极性,也快速有效解决了一些选民关心、事关民生的大小事,真正将选民关心关注的问题、困难解决在家门口。三是线上反馈问题。充分发挥微信群作用,联系选民,服务选民,形成上下联动、覆盖广泛的格局,人大工作的透明度参与度不断提升,实现“线上”和“线下”代表联络的全覆盖,快速有效地解决一些小事和急事。截至目前,接待选民500余次,有效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78个。
思旸镇人大围绕“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活动主题,组织人大代表赴施秉开展调研学习
组织一次代表活动。一是早规划聚焦点。围绕县委中心工作、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确定至少一季度开展一次活动,开展以杂交水稻制种宣传发动员、农村人居环境暨庭院美化行动员、秋冬种我参与等为主题的视察调研,确保活动在合法合理的基础上充分代表人民所需所愿。二是广调研夯基础。围绕谋划的议题,组织代表们通过广泛走访选民、深入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法做好调研,掌握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代表活动的成功开展打牢基础。三是重实效解疑难。通过开展视察活动,听取工作汇报,组织代表积极审议发言,认真撰写活动报告,对工作中的成绩积极肯定,存在的问题也要不遮不掩、明确指出,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向相关责任人提出整改建议,督促整改落实。确保代表活动不走过场、不流形式,取得效果,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截至目前,组织代表开展视察5次,撰写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撂荒地整治、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视察调研报告,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指导一次产业发展。一是召开工作部署会。组织人大代表中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督促指导春耕生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技术培训,通过讲解种植经验,现场答疑解惑,从品种、气候、施肥、施药、田间管理等五个方面详细发展种植的技术要点,激发种粮大户参与种植的积极性。二是强化惠农政策宣传。充分利用横幅、微信、QQ、标语、流动宣传车等方式,广泛宣传各项惠农政策,发放农作物田间管理、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明白卡”,加大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种苗储备、供需和价格监测,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三是组织实地考察。组织村级人大代表、致富带头人出外地考察市场,通过借鉴考察经验,指导村合作社引进辣椒、羊肚菌等特色种植,并结合传统物种,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地的种养殖方法,以短养长,提升亩产土地经济收益,促进群众增收。截至目前,发展建成千亩基地1个、百亩基地13个,野牛塘农业产业园一个,粮食示范点14个。
督导一次安全生产。一是固定宣传。积极利用宣传栏、村广播、小喇叭及村级工作群等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转发消防短视频,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防火安全意识。二是动态宣传。通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送上门”活动,深入群众家中详细了解群众日常生活用火、用电、用气情况,向群众宣传家庭消防安全知识,讲解日常生活火灾应急处置办法,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三是用法宣传。加强对辖区群众《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同时不定期对执法人员开展执法业务培训,着力提高执法业务水平和法治意识,减少事故发生,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至目前,开展宣传30余次,发出宣传折页2000余份、应知应会手册1000余册,参与群众达3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