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毕节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监督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7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22个,开展专题询问1次、工作评议1次、执法检查4次、专题调研35次,一串串数据,见证着毕节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依法全面高效履行监督职权的责任担当。2022年,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聚焦“国之大者”“市之要事”“民之实事”,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在主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中发挥职能作用、彰显制度优势、贡献人大力量,有力推动国发〔2022〕2号、国函〔2022〕65号文件落地落实,切实以高质量监督助推高质量发展,全力助推毕节建设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


紧扣大局  在监督工作上有重点

2022年1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出台,赋予贵州建设“四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毕节市人大常委会紧扣毕节实际,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展监督,助推国家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政策红利在毕节落地落实。紧扣“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助推先行先试。听取审议全市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报告,提出审议意见4条,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助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持续推进;专题调研生态资源碳汇权益交易、金沙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持续增添发展新动力。紧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促进乡村振兴。听取审议《毕节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报告》,创新采取“一问一答一测评”方式对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专题询问,提出综合审议意见5条,推动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切实找准问题、厘清思路、推动整改。开展乡村振兴促进法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提出执法检查整改建议4条,推动法律贯彻实施,以法治力量推进乡村振兴。紧扣“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扩大高水平开放。听取审议毕节市贯彻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等工作报告,共提出审议意见10条,推动建立惠企纾困“五送”活动优化营商环境等机制,助推全市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打造优强产业品牌、促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管理,推动国家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成果。紧扣“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推动转型升级。听取审议市级支持金沙白酒产业园建设情况报告,专题调研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申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百里杜鹃高品质景区建设工作,共提出调研对策建议、审议意见12条,切实找准问题、提出对策,推动破解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层次问题。紧扣“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助力绿色发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毕节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发挥“法律巡视”作用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99%,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8.2%。


围绕中心  在监督工作上有力度

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2022年6月,国务院批复《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国函〔2022〕65号),赋予毕节建设“两区一典范一基地”的战略定位。毕节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建设示范区使命任务,紧盯高质量发展目标强化监督力度,推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围绕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精准发力。开展全市林下经济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专题调研,扎实做好全市茶产业发展专班工作,全力推动产业振兴。开展农村供水保障立法调研,开展“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认真督办代表提出的涉农方面意见建议39件,推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开展乡村振兴联系点联系帮扶工作,积极做好脱贫攻坚后评估督导工作,切实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围绕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区”精准发力。听取审议《毕节市矿产资源绿色勘探开发利用情况报告》,推动政府部门向上争取地质勘察找矿项目16个,投入资金达1.6亿元,项目和资金全省第一。听取审议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2022年度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目标完成情况工作报告,开展全市林业碳汇、国储林项目建设专题调研,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开展巡河巡林工作,全力推进绿色发展,推动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助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围绕打造“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精准发力。审查审议计划执行、财政预决算、财政收支审计等5个专项工作报告,推动2021年审计查出的200多个突出问题得到整改落实。推进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深化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政策实施效果,推动经济平稳运行。听取审议全市旅游产业化工作报告,提出审议意见4条,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全市政府债务防范化解、建设打造西南地区煤炭储配保供中心、城市规划等工作情况专题调研,切实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推动破解体制机制创新的瓶颈问题。围绕打造“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精准发力。开展《贵州省养老服务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提出审议意见5条,推动建立、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制度化、规范化开展。开展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育运动会召开工作情况专题调研,加强对全市就业创业、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工作的监督,推动全市人口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强大动能。


聚焦民生  在监督工作上有质效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教科文卫事业、安全生产、诉源治理等民生热点问题开展监督,积极探索监督工作机制创新,切实提升监督工作质效。聚焦民生保障强化监督。制定《毕节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并召开贯彻实施会议,推动法规贯彻实施,强化法治力量、厚植民生监督底色。听取审议全市医疗保障、职业教育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报告,开展毕节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评议,专题调研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共提出调研对策建议、审议意见16条,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增进民生福祉,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聚焦安全生产强化监督。强化市县联动、整合监督力量,成立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翊皓为组长的执法检查组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并组成8个执法检查小组深入各县市区重点对煤矿安全、危化领域、交通安全、旅游安全、建筑安全等12个领域开展“法律巡视”,向市委报送《关于建立全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长效机制的报告》,推动建立全市安全生产“行刑衔接”机制,全市法院对涉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刑事案件受理127件198人、审结115件162人,充分发挥“法律巡视”利剑作用,筑牢安全生产法治屏障。聚焦诉源治理强化监督。在往年开展诉源治理工作调查研究、听取审议民事审判工作报告等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毕节市“一中心一张网十连户”推进情况专题调研,听取审议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进诉源治理、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公开听证工作情况报告,促进2022年全市法院民商事一审案件同比下降20.71%,推动构建多元化社会治理格局;做好多元化解纠纷立法前期工作,积极推动“毕节市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立法步伐,形成诉源治理监督闭环。聚焦改革创新强化监督。深化监督机制创新,建立审议意见“问题清单”跟踪督办机制,及时将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人民群众、有关专家参与常委会工作时提出的意见建议梳理后融入审议意见和“问题清单”中,将审议意见连同“问题清单”交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办理,并加强跟踪督办、掌握办理进度,实现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环环相扣的全链条监督闭环。2022年,共交办审议意见问题清单16项67条,推动解决问题67个,扎实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苏用林)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