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穗:探索“1234”模式共建省际代表联络站增强代表履职实效
三穗县雪洞镇与新晃县凉伞镇山水相依,文化习俗相近、沟通交往密切。为加强两地人大代表沟通交流,组织雪洞镇人大与凉伞镇人大创新共建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人大代表履职尽责夯实平台支撑。
第一,达成“一项机制”共识。雪洞镇人大与凉伞镇人大商议达成共识,以省际代表联络站为依托,通过“月月有交流、季季有活动”机制加强代表联络,重点围绕省际交界地区群众共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联合调研、提出联合建议,推进代表之间密切联系、更好履职。
第二,坚持“两项重点”任务。一是坚持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联络站工作、活动、学习、调研、联合监督等8项制度,按照“百姓动嘴、代表跑腿”原则建设联络站,强化联络站规范化制度保障,进一步发挥代表履职作用。二是坚持常态化履职。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设召集人2名(村干代表)、联络员2名,吸纳两地辖区内人大代表进站工作,定期开展履职交流、接待选民、服务选民等活动,构建直接联系选民、高效民意收集的工作机制。
第三,强化“三个保障”力量。一是强化政治保障。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省际代表联络站代表开展重要会议、重要事项、重大活动和重点工作中,主动向两镇党委请示汇报,确保人大工作始终与党委同心同向、合力合拍。二是强化组织保障。在两镇交界选区严格筛选优秀县乡两级人大代表进站,两镇人大主席负责联络站总调度,配备召集人、联络员各2名,全面强化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日常运行工作。三是强化服务保障。组织两地代表对辖区群众共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提出建议,协助两地党委抓落实、谋发展。成立以来,省际代表联络站联合开展代表活动(座谈)5次,提出意见建议10条,解决群众跨省难点问题5个。
第四,搭建“四个平台”服务。一是搭建交流学习平台,激发代表履职活力。明确每月18日为两地共同接待选民日,结合凉伞镇花园村群众到雪洞镇赶集习惯,在赶集日开放联络站接待选民,充分按照双方习惯开展代表交流和接待选民活动。二是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产业发展交流。联络站畅通联系渠道,做到信息互助共享,进一步促进边界性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目前,两地产业发展项目高度互补,相互吸纳务工人员90名,务工时长平均60余天,年人均增收9000余元,并计划在近期开展产业发展交流活动。三是搭建联合监督平台,发挥群众参与作用。坚持民主监督,动员两地代表、选民加入监督队伍,发现问题及时向两地人大反馈,督促相关部门处置。成功调解了两地农业灌溉用水矛盾纠纷、群众建房纠纷、山林权属纠纷等,目前两地代表正在围绕春耕犁田、用水情况共同调研,推动涉农问题提前处置。四是搭建联合执法平台,有效助力乡村社会治理。按照“联调、联惩、联治、联谊、联创、联产的‘六联’工作机制”,两地人大代表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工作。建站以来,联合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2次、开展夏季社会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1次,有力维护了两地社会安全稳定。(来源:三穗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曾祥瑾 蒲定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