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贵阳市花溪区人大常委会:畅通基层议事渠道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03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花溪区人大常委会结合人大职能职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基层议事渠道小切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抓阵地建设,推动说事议事有地。整合人大资源,发挥人大优势,打造“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说事议事格局。线上线下相结合。采取代表联络站“实体站”与“网上站”建设相结合的方式,按照“一乡镇(街道)一站”的布局,建设乡级代表联络站19个,覆盖全区所有乡镇(街道),同步建设代表网上联络站,积极推行人大代表履职二维码,为群众联系人大代表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片区园区相结合。引导乡镇(街道)根据辖区人大代表及选民、群众分布情况,有序推进32个村(社区)级片区代表联络室建设。结合城市一圈两场三改,设立十字街片区人大代表联络室,发动群众为老旧小区改造、建设美好家园出谋划策。在企业集中的孟关现代商贸物流园区、石板现代商贸服务园区、燕楼产业园区、小孟工业园区,依托企业界代表,探索设立园区代表联络室,更好更专业服务园区企业及群众。“请进来”“走下去”相结合。充分用好溪北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平台载体,采取座谈会、坝坝会等方式,面向公众征集意见,让立法大门开到群众“家门口”。结合乡镇赶集日群众多的特点,开展“群众赶集、代表收音”活动,主动“出诊”了解社情民意。

抓制度建设,推动说事议事经常。坚持系统思维、集成推进,持续完善制度机制,推动群众说事议事常态化。一是积极落实“双联”制度。强化代表履职管理服务,通过抓实代表履职档案管理、代表向选民述职、代表进站进室履职等,推动代表联系群众经常化。组织开展“人大代表走访季、市场主体走访季、乡镇街道走访季”等“大调研大走访”系列活动,全面促进人大常委会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双联系”制度落地见效。二是推动代表活动制度化。积极谋划统筹,精心安排部署,开展主题鲜明、立意深远、内容丰富的代表活动。广泛动员号召全区各级人大代表争当“五型”代表,“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垃圾分类新时尚,绿色文明我先行”等活动。人大代表带着一个个主题,请群众谈想法、出主意,民主氛围热闹、浓郁。三是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化。基层代表将基层群众自治中有所涉及但因基层能力所限无法解决,又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作为履职的重点内容,走村串户收集群众意见,开启群众反映意见和提出建议的便捷通道,架起政府倾听民意了解民生的桥梁,实现代表与群众“零距离”沟通,充分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积极推进社会资源与政府资源有机结合,合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抓成果转化,推动说事议事有效。区人大常委会机关结合干部“六上”活动,通过密切联系群众,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推动提能力、转作风、抓落实。一是推动作风转变。坚持在实干中提能力转作风,积极履行领衔调度全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服务业政治责任,深度参与强省会和孟关现代商贸物流园区、石板现代商贸服务园提档升级工作,在参与区委中心工作中发扬实干担当、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二是推动改进工作。强化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结率”短板弱项,做到紧盯办理过程、办理质量、跟踪问效、“回头看”、结果运用“五个紧盯”,不断深化代表建议办理成效,持续激发代表履职热情。综合运用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对农村“五治”、停车场和农贸市场建设管理、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进行监督,不断增强监督刚性和实效,真正做到正确监督、依法监督、有效监督。三是推动解决问题。积极督促各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聚焦本领域实事项目,强力推进为民办“十件实事”,今年以来50个子项总体推进良好,11个子项提前完成,2个子项超前推进。通过持续跟踪落实代表建议,修通了马铃乡凯坝村连接花安高速贵安保税区收费站最后一公里的道路建设,方便村民耕种的同时,对于带动沿线发展种养殖业、乡村旅游,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