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花溪区人大常委会做好“合”字文章 奋力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花溪区人大常委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深刻把握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突出做好“合”字文章,奋力推动新时代花溪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突出抓融“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大局,积极担当作为,确保党委政府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聚焦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领衔调度全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发展工作,召开专题调度分析会7次,开展专题调研8次,助推“两业”承压前行,总体稳定,今年上半年营利性服务业增速达19.74%。聚焦人才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人大优势,助力招才引智,积极协调安排花溪区“筑人才·强省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专场招聘会(贵州民族大学),100家优质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500余个;落实联系专家、服务企业责任,班子成员联系走访专家14人次,联系服务重点企业14家,积极助力创业创新发展。
突出抓聚“合”,更好发挥代表作用
区人大常委会聚合人大代表力量,突出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提升代表履职质效。积极走访倾听民声,通过干部“六上”代表走访季活动充分落实“双联”制度。今年以来,走访区乡人大代表400余人次,收集问题及建议86个,办理民生实事58个。积极调动全员参与,发出“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倡议。截至目前,组织代表培训共8班次253人次,组织各级代表参加调研、视察、监督等活动27次300余人次,各级人大代表走访群众近700人次,提出建议135件。这在全区形成了充分尊重代表、依靠代表、服务代表,“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代表履职新格局。
突出抓结“合”,全面提升监督实效
区人大常委会围绕“结合”强化监督,充分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守正创新做好人大各项工作。多方式结合,综合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视察、执法检查、工作评议、专题询问等方式开展监督18次,对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农村“五治”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等进行监督,形成会前调研视察报告15份,指出问题35个,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46条,同时对重点工作,梳理问题和建议,形成专项报告呈报区委,做到审议一项报告、促进一项工作,监督一个问题、办成一件实事。多角度结合,把支持与监督结合起来,做到“督”“帮”并举,积极督促各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聚焦本领域实事项目,强力推进为民办“十件实事”,今年以来50个子项总体推进良好,11个子项提前完成,2个子项超前推进。
突出抓契“合”,充分体现民情民意
区人大常委会厚植为民情怀,践行为民初心,通过培养品牌、搭建平台,推进人大工作更加契合民意。培育“群众赶集 代表收音”品牌,深化代表联络站建设,推动基层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各方面各环节的生动实践,利用乡镇“赶集日”在集市摆摊设点提供政策咨询、意见建议收集等服务,与群众一起“赶集”,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搭建知情知政平台,组织开展代表集中视察暨2023年上半年人大代表知情知政通报会,开展交流碰撞,充分建言献策,共商发展大局,区人大代表结合工作行业特点、自身专业特长,聚焦高质量发展和“强省会”行动,围绕教育医疗、项目建设、乡村振兴、企业发展等方面提出20余条意见建议,相关建议已转交区政府职能部门办理,并做好持续跟踪。
突出抓整“合”,统筹人大系统力量
区人大常委会始终紧盯人大常委会机关自身建设、街道人大工委关键主体,统筹整合人大系统力量,高质量推进人大工作。在人大常委会机关,聚焦“四个机关”强基础,紧盯素质提升,精心组织实施机关干部“六上”活动,聚焦监督、代表服务、自身建设等主责主业,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调研、大比武、大提升”系列活动。今年以来,组织大培训5期、微讲堂2期、擂台比武2次,推选“五型”干部2人,年轻优秀干部2人,着力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崇尚法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在街道人大工委,紧盯人员力量不足痛点,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9个街道人大工委9名专职副主任和47名委员全部配备到位。同时,以“小切口 微创新”为载体,打好“学思辨行”组合拳,推动街道人大工委创新履职,激发基层人大工作新活力。
突出抓配“合”,全力推动良法善治
良法善治必须全面坚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参与省、市人大立法工作,认真履行立法参与权,全力配合上级人大开展立法调研和立法评估活动。积极配合科学立法,今年来配合完成立法调研3次,反馈意见21条,着重有效发挥溪北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作用,实现了工作沉下去、声音传上来,为上级立法提供具有广泛性、全面性、代表性的意见建议。积极开展执法检查活动,按照年度工作要点,采取多种方式对花溪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情况进行检查,同时积极配合上级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贵州省中医药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贵州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执法检查,进一步夯实良法善治基础。
突出抓联“合”,交流互鉴共促发展
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以“走出去、迎进来”方式积极同省内外人大积极互动,互相借鉴学习,彼此分享经验,共同探讨人大工作新模式、新路径,为助力推动双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贡献人大力量。坚持“走出去”,组织专工委负责人、人大代表、街道人大工委等赴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乌当区等地人大参观学习代表联络站室建设、代表建议办理、教育等方面的先进工作经验。坚持“迎进来”,今年来,迎来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等地人大到花溪考察学习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环境保护、数字经济等方面相关做法,持续深化工作互动,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提升全区人大工作的整体质效。(撰稿人:尹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