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六盘水市水城区人大:“五个强化”打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民主监督“组合拳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6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近年来,水城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立足职能职责,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以五个“强化”打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民主监督“组合拳”,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工作持续用力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充分利用调研视察、听取审议报告、执法检查等多种监督方式,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为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人大贡献。

坚持政治引领,确保工作行稳走队伍“强起来”。为把好议政代表入口关,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各村(社区)考虑职业、性别、年龄等相关因素,重点关注人选是否具备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基础较好、议政能力较强、工作积极热心等条件,遵循“民主推荐、资格联审、公示聘任”的程序规范,选出了一支代表性强、素质过硬、群众认可的议政代表队伍。目前,以朵街道共有市区人大代表9名、街道议政代表50名,分别来自街道职工、搬迁群众、社区干部、教师、医生、个体工商户等群体。队伍组成“多元化”,更多更广的社情民意将通过议政代表得到多角度反映。图片队伍“强起来”。为把好议政代表入口关,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各村(社区)考虑职业、性别、年龄等相关因素,重点关注人选是否具备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基础较好、议政能力较强、工作积极热心等条件,遵循“民主推荐、资格联审、公示聘任”的程序规范,选出了一支代表性强、素质过硬、群众认可的议政代表队伍。目前,以朵街道共有市区人大代表9名、街道议政代表50名,分别来自街道职工、搬迁群众、社区干部、教师、医生、个体工商户等群体。队伍组成“多元化”,更多更广的社情民意将通过议政代表得到多角度反映。

强化理论学习,夯实思想之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需求为向导,紧贴实践工作盲点和难点,采取集中学习、专题学习、研讨交流等方式,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重大决策、部署要求作为常委会党组和区人大常委会会前调研学习的重要内容,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不断增强守护“绿水青山”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紧盯生态环境重点领域、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主动靠前监督,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强化依法监督,贴近一线实际。聚焦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持久战,听取和审议生态环境保护履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情况报告。督促政府切实抓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工作机制,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创新监管方式,丰富监管手段,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加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生态恢复和污染防控工作力度,确保打赢蓝天、净土、碧水保卫战,守护水城良好的生态环境。如,2021年,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履职工作情况报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贵州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六盘水市村寨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督促有关部门依法行政,有效贯彻落实法律法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2年,对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年度履职情况开展调研,推进政府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质增效;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推进法律法规落地落实,促进依法行政,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

题。

强化精准监督,提出意见建议。通过查阅资料、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议,多方征求相关部门、人大代表和群众意见建议,力求掌握的问题全面、客观、真实。召开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认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确保提出的意见建议科学合理,具有操作性。在人大常委会议上作出审议意见,要求区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针对问题和短板,科学制定方案,精准施策,认真抓好整改,并聚焦中央、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的环境问题,主动靠前监督,追着问题整改。如,2021年,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关于环境保护履职情况的报告》后,提出了“科学规划,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章立制,建立完善生态环保体制机制;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保障环保责任有效落实;强化整改,紧盯中央、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等审议意见。2022年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中发现“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普及率不高,国土空间规划进度缓慢,脱贫攻坚时期的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仍未完善用地手续,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工作推进缓慢”等问题,提出“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切实加强对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教育,增强土地管理法律意识;切实加强土地管理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控制违法用地行为;正确处理好保护耕地资源与保障建设用地的关系;完善和规范农村建房审批手续”的工作建议。

强化联动监督,形成监督合力。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月监督”机制,常态化开展生态环保突出问题监督。强化与职能部门的沟通衔接,及时掌握生态领域环境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加大对关键环节、重点问题的监督检查频次,做到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畅通问题线索移交渠道,对举报和移交的生态环境领域问题线索优先处置查办,督促环保等相关部门建立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对涉及生态环境问题线索实行一月一汇总,及时分析,共同研判,形成同频共振的工作合力。2022年,1600余名人大代表提出环保督查意见建议567条,全面转属地政府办理;对其中普遍存在、属于区级事权的,将问题线索及意见建议转区人民政府督促办理,这项工作得到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区委主要领导的签批肯定;2023年至今,共组织代表3050余人次开展生态环保突出问题监督,提出环保督查意见建议355条,全面转属地政府办理。

强化刚性监督,抓好跟踪问效。为推动审议意见整改落实,在整改时限期满后,区人大常委会派出督查组开展跟踪监督,全面掌握整改情况。督促区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工作台账、工作调度、问题督办、问题销号、追责问责机制“五项机制”,定期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形成督办工作闭环,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报请区委进行严肃追责问责,确保问题全面整改落实。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通过持续监督问效,有力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水城区人大常委会将坚持认真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把生态环境领域的监督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以法律的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力量。(作者:任朝在)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