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福泉市人大:“三个持续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7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按照全省、全州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工作安排,今年来,福泉市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州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五字诀”,不断深化福泉市“五个三”代表工作法,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三个持续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走深走实。


坚持“三个强化” 形成工作合力上持续发力

强化组织领导。在省、州人大常委会活动实施方案下发后,福泉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向市委汇报,成立了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人大也成立了相应机构。通过常委会班子成员分别联系8 个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着力强化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在州人大的指导下,较好形成了三级人大联动、四级人大代表全员参与的“上下联动,齐抓共促”的工作格局。

强化宣传发动。坚持把代表充分参与作为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在今年7 月制定出台了活动实施方案,及时组织召开活动工作推进会。同时,8个乡镇(街道)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层层宣传发动。今年7 月以来,福泉市级召开动员部署和工作推进会2 次,镇级召开动员部署会8 次,发放《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致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的倡议书》600余份,进一步扩大了代表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强化平台建设。结合福泉工业和产业发展实际,突出“建、管、用”并重,通过规范建设、创评推动、优化提升,布局建设31个代表联络站(室),建立和完善了牛场双龙园区等9 个专业代表联络室,把代表联络站室建在工地上、村寨里、小区内、产业中并发挥了积极有效作用。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三进四问”活动(进企业、进村居、进农户,问需求、问难题、问民生、问发展),积极在高质量建设强富美新福泉中展现代表作为。


注重“三个结合”激发工作活力上持续发力

注重与提升人大工作水平相结合。在出台市活动实施方案时,与福泉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要点紧密结合,市人大常委会3 个专委和5 个工委都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把开展活动工作任务明确到具体责任委(室),把活动作为转变工作方式、提升人大工作质效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行动、年末有反馈。

注重与推动代表依法履职相结合。开展代表活动与闭会期间代表依法履职统筹谋划和推动,以“五个三”代表工作法为抓手,建立完善代表履职活动、业务培训、激励评优、管理监督等机制,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先后修订完善闭会期间人大代表活动办法、人大代表联系选区和群众等9 项制度,为代表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确保人大代表履职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注重与推动人大工作创新相结合。坚持守正创新,紧紧围绕福泉市工作中心大局,找准人大工作与服务改革发展的结合点,依法履职尽责,凝聚各方力量,全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持续推进选民代表议事会议制度基础上,今年将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在全市8 个乡镇(街道)全面推行,变民生实事“为民做主”到“由民作主”,努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福泉实践,让民生实事项目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民心工程”。

福泉市8 个乡镇(街道)结合实际,探索实践一批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7月 17日,组织召开了全市人大“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观摩推进会暨代表工作会,总结全市活动开展及代表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从市人大工作经费中划拨20万元加强乡镇(街道)人大代表阵地建设,乡镇(街道)人大工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了“乡镇有示范、工作有阵地、代表有作为”的工作格局。全国人大代表调研组到福泉开展集中调研,对福泉市开展“五个三”代表工作法,人大代表助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今年,福泉市被列为省人大干部培训中心现场教学点,省人大常委会2023年度第九期代表学习班在福泉开班举办,是省人大首次到黔南全程举办的主体培训班。


抓实“三项行动”推动工作质效上持续发力

在推动项目建设上体现人大担当。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组织对新能源材料项目、高标农田建设项目、福泉高级实验中学建设项目、福泉市“口袋公园”建设项目等11个重点建设项目开展视察调研,提出建议38条,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建设。同时,福泉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在抓项目建设中率先垂范,进一步压实包保责任,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始终坚持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深入企业、项目一线解难题、强服务、督进度,以实际行动体现人大担当,为强富美新福泉建设作出人大贡献。

在助力打造千亿级产业舰队上展现人大作为。近年来,福泉市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牵引,着力打造千亿级“产业舰队”,不断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党委有号召,人大有行动,市人大常委会把代表联络室建在工地上,让代表、干部多跑腿,问题在一线解决,保障了项目落地稳、建设速度快、投产发展好,用实际行动展现了“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的人大作为。依托代表联络室,组织126名人大代表采取“行业相近、地域相邻、业务对口”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联系重点项目43个,采用“随机接访+定向走访”的履职模式,常态化走访企业、对接企业。通过紧盯热点难点“专门走访”、聚焦重点领域“结合走访”、针对反映问题“单独走访”等,今年以来,收集园区企业用工需求、群众诉求300余件次,通过建议转办和督办,人大代表积极为企业和群众解决困难问题253个,向企业推荐就业3000余人次。

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人大作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根植人民的特点,贯彻落实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双联系”制度,把代表联络站(室)建在农业产业园,切实做好涉农代表联系群众的服务工作。

同时,福泉市人大常委会还立足人大职责,紧紧围绕“四化”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情况进行监督问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对代表建设办理实行市级领导重点督办,各委室专题督办,组织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不断改进监督方式打好工作组合拳。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积极引导代表主动投身全市高质量发展“主战场”,成为了高质量建设强富美新福泉的“冲锋队”。

福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担任全市农业现代化专班组长,总结提出了“8个好”(守好米袋子、当好猪司令、做好烟大王、种好小辣椒、推好双保险、转好劳动力、派好科技员、办好示范点)助推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牵头承办全国大豆油料生产暨带状复合种植培训会,并列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市),全省人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在福泉召开。福泉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帮扶工作先进集体,市人大常委会连续2年被州委评为优秀等次。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