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阳光暖暖照 晾晒不再愁 ——南明区新华路街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点亮“便民晾晒区”民生微心愿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6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南明区新华路街道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工作中,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听民声、察民情。调研发现市南巷18号院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房屋面积小,晾晒空间有限,加之气候潮湿,居民的室外晾晒需求较高,而不规范的私拉绳子晾晒属于不文明行为,为解决这一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南明区新华路街道同代表委员将建设“便民晾晒区”确定为民生微心愿。



为了点亮“便民晾晒区”的民生微心愿,南明区新华路街道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现场查看院落情况,上门了解居民晾晒条件和需求,代表委员们拿出纸笔,现场构画协商晾衣架结构设计和安全性、耐用性等事项。随后立即组建了一个名为“晾衣杆”的协商微信群,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和商家通过群内讨论、电话联系和现场沟通等方式充分商量设计方案、材质选择、尺寸厚度等细节问题,经过对比两个商家提供的预算方案选择性价较高的一家开始施工,目前,便民晾晒区已建设完毕。



便民晾晒区建成了,但费用谁来买单还没有解决。南明区新华路街道积极探索“民生实事票决制”,召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播出“便民晾晒区”建设全过程视频,协商将部分人大政协工作经费用于支付公共晾晒区的建设费用,现场代表委员们纷纷肯定点赞建设成果,一致举手同意,帮助解决费用难题,让民生微心愿落地落实。


建成前


建成后


以前院落横七竖八拉线晾晒衣物的画面消失了,如今市南巷18号院便民晾晒区集中规范、宽敞干净,每当阳光普照时,18号院及附近院落的96户居民不再为无处晾晒或被阻止晾晒等问题而烦恼了。代表委员们表示:便民晾晒区“晾”出文明新风尚,“晒”出居民幸福感,既解决了社区管理的难题,又点亮了居民晾晒的心愿,值得广泛推广,将形成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交至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办理落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