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人大“三联”助力筑牢农村消防安全防火墙
近年来,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聚焦农村消防安全监督工作,通过创新人大代表联学、代表联络站联动、督办建议联通等工作举措,有效助力筑牢农村消防安全防火墙。
一是代表联学,练好“基本功”。重点对标宪法、选举法、立法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监督法等“一宪五法”及《贵州省消防条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消防条例》等法律内容,建立人大代表“自学+集中研讨学+集中视察”年度常态化联学机制,将消除农村消防隐患、增强群众消防意识以“理论学习+实践服务”综合考评的方式,纳入对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考核范畴,全力夯实人大代表对消防安全知识的基本功,助力依法履职能力的提升,推动农村消防工作全面提质。2023年,黔东南共组织开展各级人大代表消防履职培训5期,受训1100余人次;积极配合黔东南消防救援支队召开消防警示大会669场,警示教育群众3.6万余人。
二是站点联动,搭好“服务桥”。构建黔东南“州总站+县(市)分站+乡镇(街道)联络站+村(居)联络室”架构体系,将农村消防安全应知应会知识纳入人大代表联络站标准化配置,每日安排1-2名人大代表进站轮值坐班为群众解疑释惑,增设人大代表联络网点,编制人大代表联系网格,扩大人大代表开展消防安全排查检查、宣传引导、消防演练范围。同时以乡镇联络站一日一汇总+县分站2天一调度+州级一周一统筹的方式,及时上报消防安全存在的隐患难题,搭好消防为民“服务桥”。截止2023年底,全州累计建成人大代表联络站(室)407个,2023年消防部门累计排查村寨5.7万余次,发现火灾隐患47.6万余条,已整改47.2万余条,累计上报整改落实报告727份,组织开展各类消防演练4.43万场次。
三是建议联通,绘出“同心圆”。构建黔东南“基层代表联络站收集整理+县人大分析研判+州人大统筹协调”的建议分派工作机制,通过定期组织应急、消防等有关对口联系部门召开人大代表专项督办会议,科学统筹人大代表建议的办理单位,明确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涉及的部门“一把手”亲自抓等,实现人大代表建议高位推动、转办及时、办理有效。对部分设计部门多、程序繁琐、情况复杂的人大代表建议,积极协调人大相关专委会介入督办,联通住建、水务、供电等相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主动查摆问题找好对策,确保群众有呼声,代表有回应,人大有行动,共同绘出消防为民“同心圆”。2023年,共督办人大代表涉及消防工作建议41条,办结率、满意度均达100%;在全州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的监督下,新实现了52个村寨常高压给水管网、2934户电改及7个乡(镇)所在地集镇消防供水设施建设全部竣工。(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