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特区五级人大代表“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
自特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人大代表听民声”活动以来,区内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走访调研,倾听来自基层的百姓之声,收集来自基层的社情民意,将群众的呼声和意见转化为议案建议,以人大代表力量推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把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办实办好。
加强阵地建设,筑牢为民服务大平台
“为实现服务保障全覆盖,龙河镇将全镇各级人大代表编排成了 4 个代表小组开展代表活动,全镇建成‘线上 + 线下’代表联络站 2 个,按片区建成代表联络室 4 个,共辐射 13 个村居,实现了‘代表参与全覆盖、履职区域全覆盖’,真正让平台成为代表联系选民的桥梁、服务群众的窗口。”龙河镇人大主席谌业芳说。为推动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履职规范化,让代表服务群众有地方,群众发声有去处,特区人大常委会把代表阵地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全区范围内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 19 个、代表联络室 77 个、代表之家 200 余个,“乡(镇、街道)建代表联络站、村(居)建代表联络室、组建代表之家、户建代表联系卡”的“四位一体”平台建设日趋完善。同时,在充分发挥已建成的线上线下代表联络站(室、家、卡)作用的基础上,围绕我区代表行业和“四化”领域,选取相关产业、项目基地建设代表之家或代表履职研习场所,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交流行业心得、提出意见建议创优条件,搭建高效便民联系服务平台,增强代表履职的责任感,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强化联动发力,激发为民代言大情怀
“去年,我提了关于六枝河保护的建议,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2024 年 1 月 1 日,《六盘水市六枝河保护条例》终于正式施行了!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银壶街道议政代表杨闯说。为保障六枝河保护立法工作顺利推进,特区人大常委会成立“六枝河保护立法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组织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议政代表、群众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联动开展走访调研、征集民意、集中视察,广泛听取各级代表、周边群众意见建议,并积极引导各级代表发挥政治优势、协调优势、专业优势,实现各级代表有效联动、协同发力,为六枝河立法工作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立法建议 20 条,为《条例(草案)》起草提供有益参考,为保护六枝人民的“母亲河”贡献代表力量。期间,特区人大分赴各乡(镇、街道)召开民意征集座谈会 5 次,开展集中视察 1 次、调研 20 余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90 余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推进人大协商、立法协商,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中。”为推进人大协商工作规范、有效开展,2023 年,六枝特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制定了《六枝特区人大协商制度(试行)》,搭建人大协商平台,让“协”有办法、“商”有依据,实现人大协商的规范化、程序化。7 月 5 日,特区人大(议政)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工作协商座谈会召开,会上共协商交办街道群众普遍关注的 15 条意见,目前已办理 12 条,3 条正在办理中。
注重能力提升,写好为民解忧大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随着当代表的年限越来越长,参加培训活动、搞调研、听汇报、参加人代会越来越多,我深刻意识到,作为人大代表,不仅要聚焦群众关切,监督重点工作落实,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六盘水市第九届人大代表、木岗镇木岗冲村党支部书记黄家高说。2023 年 5 月 10 日,六枝特区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暨“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年”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年”活动正式启动。在提高代表工作能力的同时,特区人大常委会还提炼总结了民情民意征集办理“七步工作法”,健全完善了《六枝特区人大(议政)代表民情民意征集办理工作制度(试行)》,通过多形式“征集”、精准“研判”、多渠道“交办”、多方式“督办”、高质量“办结”、及时“反馈”和“回头看”,实现民情民意闭环办理。同时,各乡(镇、街道)也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各显其能、各出奇招,不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让“人大代表听民声”活动更接地气、更察民情、更聚民智、更惠民生。如新场乡人大推出“六单工作法”完善基层民主工作体系,梭戛乡人大代表在履职中当好“六个角色”,助力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华镇人大让“代表出站”到“一线”,更用心走心联系服务群众;月亮河乡人大用好“三字诀”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大用镇人大开展“四项活动”充实人大代表履职内容,为代表履职。(供稿:特区人大办公室 汤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