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安顺市人大常委会:以高质量履职助力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2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审议专项工作报告23个,收集群众意见,推动解决问题3000余个,开展招商推介43次,促进7个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回顾安顺市人大常委会2023履职历程,一幅幅砥砺前行、硕果累累的精彩画卷再次浮现眼前。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在这非凡的一年里,安顺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推动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为安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筑牢思想根基 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党的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鲜明的特征。今年以来,安顺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持续强化理论武装,用党的创新理论统揽、谋划和推动人大工作,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聆听了以避暑旅居产业推进一流旅游城市建设的专题报告,我受益匪浅。”在参加完去年4月举行的“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安顺高质量发展”安顺市人大代表专题培训后,安顺市人大代表、黄果树旅游区龙宫镇镇长闻峻有了更多的收获。一个月后,在人大干部专题培训班,安顺市人大常委会选任联工委副主任罗阳丽也发出了类似的感叹:“培训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在规模、授课方式和内容上都是一个创新。”不少学员表示,通过培训,更加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了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更加深刻领悟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提高了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政治上坚定,行动上方能自觉。2023年安顺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严格落实党领导人大工作各项制度,向市委请示报告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要事项12件次,确保市委决策部署在人大得到坚决响应和有力执行。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全市大局,召开常委会会议7次,作出决议决定7项,审议地方性法规3件,开展执法检查3件,开展专题询问1次,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2人次。


2023年安顺市“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推进会召开(安顺市人大常委会 供图)


加强立法引领 推动地方发展

“这些农村公路好漂亮。”“真的好美,又漂亮又能带动农村发展,一举两得。”去年12月25日,在《安顺市农村公路条例》颁布施行新闻发布会会场门口,不少与会人员在安顺市美丽农村路展示牌旁欣赏、拍照,不时发出赞叹之词。

近年来,安顺持续建设“一环七带”美丽农村路经济示范走廊带,不断发展“农村公路+”模式,充分挖掘安顺农村公路“路衍经济”潜能。但与此同时,由于通组农村公路未纳入法规规范,已建农村公路存在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不畅、养护资金筹集难、养护投入严重不足等困难和问题,守护美丽公路迫切需要法律支撑。

去年9月27日,《安顺市农村公路条例》经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后批准,并于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该条例率先在全国将“组组通”纳入立法规范,不仅弥补安顺市农村公路法治建设空白,也为安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这是安顺市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制定的第八部地方性法规,同时也是安顺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小快灵”立法,积极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的缩影。

良法是善治前提,立法是法治的“最先一公里”。2023年,安顺市人大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地方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坚持高质量立法,从立法计划拟订、法规立项、调研论证、草案起草,到法规案审议、修改、表决以及立法协商等各环节,建立了系统完善、切合实际的立法工作机制。

为广泛征求群众对法规条例的意见建议,安顺人大常委会启动了《安顺市地方立法条例》修正工作,扩大人民群众、基层单位、社会组织立法参与,增补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22个,实现6个建制县(区)和2个管委会全覆盖。为提高立法质量,还从北大、西政、贵大等高校、科研机构聘请56名专家组建了安顺市立法咨询专家库,积极借助“外脑”推动法治建设。

人大常委会的立法不仅注重结合地方特色,还推行“小快灵”立法。除了制定《安顺市农村公路条例》外,安顺人大结合安顺实情,增强立法工作的针对性、适用性,稳步推进《安顺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草案)》《安顺市乡村人居环境卫生条例(草案)》等立法工作。


2023年11月23日,省十四届人大代表视察贵州航空产业城规划展览馆(安顺市人大常委会 供图)


以监督促发展 服务中心大局

1月16日午间,走进虹山湖公园,目之所及皆是绿景,晴空将湖水“染”成蔚蓝,微风徐徐,不少游客漫步园中尽享安逸。傍晚,金色晚霞闪耀青空洒在湖面,让人不禁想起那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美景。

早在去年6月5日,随着贵州环保行活动启动,安顺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要点位等开展监督,以污染防治五场战役为重点,依法开展重点监督检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把安顺良好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优势,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开展环保行活动既是对各地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一次检视,同时也是一次全面的普法之旅。”在今年全市环保行活动启动会上,安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贺未泓表示,要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点和优势,运用好环保行监督品牌,将贵州环保行作为宣讲生态文明领域法律制度的重要载体,持续推动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与时俱进。这,是人大运用监督权筑牢生态保护屏障的又一生动实践。

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神圣职责。一年来,安顺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执法检查“巡视利剑”作用,聚焦法定职责是否履行、法律责任是否落实、法律效果是否明显,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改进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

除了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发力,安顺市人大常委会还紧盯经济发展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通过优化选题、深入调研、强化督办等方式,积极助力安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通过开展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开展教师法执法检查,积极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法治氛围;通过开展《安顺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执法检查,以法治方式助推安顺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加强市域治理上,听取审议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四大检察”护航“十大产业”工作情况报告,依法推动企业合规工作与检察主责主业有机融合。持续对法院行政审判、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等工作建议落实情况开展跟踪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切实扛起推动依法治市、助力市域治理的责任担当。

在助推经济平稳运行上,听取审议国民经济运行、财政预算执行等情况报告,就市级预算调整、财政决算作出决议决定,推动预决算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管,切实管好人民的“钱袋子”。听取审议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督促加大问题整改力度。听取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督促摸清国有资产底数,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在助推产业项目建设上,不断强化监督支持和服务保障,围绕“两城三基地”建设,建立定期督导推动重大项目和产业工作机制,听取审议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推进情况报告、避暑旅居产业、中医药产业、肉牛产业、金刺梨产业等专项工作报告,提出审议意见67条,推动部门和企业在强链补链、自主创新、兴企强企等方面协同发力,把安顺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链现代化的强大势能。充分发挥代表建言献策和行业咨询作用,形成代表调研视察必看项目和产业工作机制,推动支持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建议成为省长重点督办建议,支持促进县区文旅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建议成为省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件。

在助推民生持续改善上,谋划实施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九个一”措施,组织开展“教育高质量,代表在建言”活动,听取审议普通高中发展情况报告,紧扣教育类代表建议办理开展专题询问,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期盼。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听取审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情况报告,对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缴纳工作开展专项督导,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安顺人大开展“金钟书会”读书分享活动(安顺市人大常委会 供图)


聚焦高效履职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依法履职尽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内容和生动实践。

“每周二是我们联络站设立的群众‘接访日’,我们会耐心接待、详细做好接访记录、并及时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向政府反馈。”去年8月2日,正在“两代表一委员”联络站值班的彭德武介绍了他的工作。彭德武是平坝区人大代表,去年4月,稻香村群众向他反映高速施工方爆破滚落的石头堵住了村里的灌溉水渠,影响了农户犁田插秧,接到反映以后,彭德武一边安抚来访群众焦躁情绪,一边第一时间向羊昌乡相关部门进行反馈,最终事情在政府与施工方的沟通协调下圆满解决,联络站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有事就到‘两代表一委员’联络站,自从联络站建起来以后我们基层群众反映问题也有了一个好去处,最主要的是反映的问题都会有回应。”稻香村村民周英明直接推荐了联络站。在平坝,联络站既是代表委员在基层一线联系服务群众的主阵地,也是反映党员群众利益诉求的平台。

民生从来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2023年,安顺人大常委会建好用好代表履职、建议办理等系统,不断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充分发挥389个代表联络站(室)作用,引导代表进站履职,全年共接待群众4万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5000余条,推动解决问题3000余个。通过畅通“线上+线下”民意渠道,巩固提升“双联系”活动实效,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1600多人次,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了解民情、听取民意、反映民声。

镇宁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治理体系,组织代表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形成“有话跟代表讲、有难找代表帮、有结找代表解”的工作格局;紫云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围绕“三种三养”产业布局,认真谋划监督工作重点,积极引导代表参办、领办、兴办产业项目,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

2023年11月29日,在安顺市“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推进会上,安顺市各县(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立足实际开展经验交流。该活动既是市、县、乡三级人大的一次联动与总结交流,同时也展示了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在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特色措施、成效亮点与履职风采。

2023年以来,安顺市人大常委会以“理论学习、法治建设、助推产业、乡村振兴、建言教育、守护青绿、市域治理、穿透式调研”的“八项行动”为载体,广泛组织动员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作用、展示风采。围绕服务保障代表高质量履职出台“十项措施”,举办常委会设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大代表和干部履职培训班,实现市级人大代表和三级人大干部全覆盖,持续优化服务代表依法履职。围绕“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要求,修订代表意见建议办理、督办、考核3个办法,形成代表建议办理“三位一体”闭环机制,推动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提交的174件建议全部办结,实现代表反馈满意率和建议落实率“双提升”。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2023年,安顺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邀请基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专题调研、集中视察、建议督办等活动,认真听取并研究采纳代表的意见建议,推进代表参与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工作常态化,全年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290余人次,列席常委会会议60余人次,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征途回望千山远,前路放眼万木春。2023已经落下帷幕,奔腾的2024踏光而至。值此崭新一年,安顺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聚焦“两城三基地”建设,立足人大职能,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服务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新时代安顺人大工作新局面,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安顺新篇章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杨)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