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开门立法!首个黔东南州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挂牌
4月2日,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挂牌,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姜继德,全国人大代表、塔山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郑培坤现场揭牌。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峰、县人民法院院长张光琴、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姜启武及大有镇党政主要领导、县人大相关专委室、县公安局、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参加揭牌仪式。这在岑巩县尚属首次。
为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着力建立健全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机制,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黔东南州人大共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9个。而塔山村在全国人大代表郑培坤的带领下,从2016年开始通过发展养猪,实现农业产业产值达7000万元,村集体经济资产累计超过1500万元;2021年,他把村级主导产业从养猪拓展到养牛产业,整合茂隆、统口、凉水井等7个村的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和社会资本共同组建了“育繁推一体化”肉牛养殖项目,养殖肉牛300余头,带动350户农户1400余人致富,全力创建“党建引领、能人带动、抱团发展”工作品牌,推进“先锋塔山、文明塔山、宜居塔山、数字塔山、实力塔山、魅力塔山”取得成效。2022年3月,省、州人大执法检查组在岑巩调研杂交水稻制种时,郑培坤等代表曾提出加快整治制种基地“插花地”的建议受到省、州人大的高度重视,新修订《贵州省农作物种子条例》对制种基地“插花地”问题进行了规范。因此,通过层层筛选,塔山村成功选为基层立法联系点。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揭牌,进一步拓展了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参与立法的深度和广度,将成为听取基层群众的立法需求和意见、面向基层开展法治宣传普及、促进立法质量提升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在座谈会上,大家结合立法联系点建设积极发言,郑培坤表示,下步将进一步加强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社情民意,并向州、县人大常委会反馈,提高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质效。
姜继德强调: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认识做好新时代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完善立法联系点工作机制,整合现有资源,做到有特色、有机制、有实效,切实发挥民意“直通车”作用。二要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对基层立法联系点相关业务工作的学习培训和指导,不断提升基层参与立法工作的业务素质、专业水平和工作实效。三要密切联系广大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倾听收集民意、立法建议、组织引导群众参与立法等方面的作用,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四要加大工作宣传力度,广泛收集民意和民智,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把立法征求意见的过程变成宣传和普及法律法规的过程,努力营造人人关心立法,人人参与立法,立法成果为人人所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来源:岑巩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张能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