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沿河人大:三个“率先”赋能人大工作 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0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探索、勇敢实践,通过三个“率先”,赋能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率先就贯彻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的决议作出《决定》。贵州省人大常委会于2023年5月25日审议通过了《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的决议》后,沿河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及时组织全县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职工跟进学习,于2023年5月30日在自治县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贯彻执行<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的决议>的决定》。《决定》要求全县“两级人大、四级代表”要提高站位抓学习,把学习《决议》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突出实效抓宣传,作为理清履职思路、提升履职能力的重要抓手。要突出实效抓宣传,通过走进社区、走进站室、走进窗口、走进企业、走进选区“五走进”,不断加强对《决定》的宣传。要结合实际抓贯彻。扎实开展履职能力提升、招商引资提效、营商环境优化、实体经济发展、民生福祉改善、乡村振兴促进“六项行动”,实现在履职能力提升上践行人大使命,在招商引资提效上凝聚人大力量,在营商环境优化上彰显人大担当,在实体经济发展上发挥人大作用,在民生福祉改善上展现人大作为,在乡村振兴促进上作出人大贡献。

率先成立街道议政代表大会。为解决人大街道工委存在制度不规范、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晰等问题,赋能人大街道工委,2022年12月14日,沿河自治县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作出了《关于成立街道议政代表大会的决定》。《决定》要求辖区四个街道分别成立议政代表大会,明确了每个街道议政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人员组成结构、组织运行方式,议政代表大会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坚持为民议政,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决定》作出后的一个月内,四个街道议政代表大会相继挂牌成立并组织召开了第一次议政代表大会。街道议政代表大会的成立,保障了街道群众对基层民主政治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为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向街道延伸提供了有力抓手。

率先实行民生实事由人大代表表决。民生实事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何将民生实事好事办好实事,沿河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实践,于2022年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审议通过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规则》。《规则》明确规定,自治县人民政府要在代表大会召开前期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方式向社会广泛征集民生实事办理项目,建立民生实事办理项目库,由自治县人民政府按1:1.5比例从民生实事项目库中选择拟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清单,经县委审定后提交人民代表大会表决,按每个备选民生实事项目得票数量多少顺序决定是否列为政府当年的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民生实事项目办理过程中,自治县人大常委会要通过听取工作、汇报开展专题调研、代表视察等方式加强对民生实事办理的监督,当年民生实事项目必须在当年办理完结,特殊情况下不能完成的,办理单位要向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民生实事办理完成后,县人大常委会还要对各单位的办理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规则》出台实施,实现了自治县民生实事办理由政府“点单”“定单”、“买单”、“验单”包揽模式向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买单”、人大“验单”模式新转变,得到了全县干部群众一致好评。(供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 潘家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