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基层·走进平坝 | 大屯村:古树下唱响幸福新歌
在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大屯村委会院子内,有一棵古银杏树,至今有600余年的历史。古树高30多米,茎围超过7米。繁茂的枝叶伸向四周,见证着大屯村的变迁。农闲时节,村民们喜欢三三两两坐在树下乘凉,笑谈新时代的幸福生活。
“刚嫁到大屯村的时候,河沟里的水又脏又臭,垃圾随意乱扔,污水随意排放,一到夏天蚊虫也特别多。现在的大屯村,垃圾分类回收,污水规范处理,环境美了,白天在村里的公司上班,下班后可以在公园散步。”谈起家乡变化,村民李霞说。
大屯村的变化,是安顺市平坝区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自省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组织开展“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活动以来,全省各级人大代表肩负时代赋予的重任、人民寄予的厚望,争做乡村振兴的宣传者、践行者、代言者、监督者,努力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贡献人大代表力量。
漫步在大屯村,一幢幢二层小楼并排而立,道路干净整洁,一条清澈河流绕村而过……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屯村通过不断发展农村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改造村容村貌,让全村焕然一新。
“一个村庄有没有生命力和活力,关键在于看这个村庄有没有精神支柱作支撑。大屯村村支两委凝聚全村发展共识,实现了从贫穷到富裕、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转变,在发展中形成了‘团结奋争、开拓创新、敢闯敢干、相助富裕’的大屯精神。”平坝区人大代表、平坝区大屯村党支部副书记朱勤龙说。
作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大屯村村支两委探索“支部统领,乡贤助力,村社搭台,股权联心,合作众惠”的乡村治理模式。党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统揽村级发展方向;社会治理理事会、产业振兴理事会、生态振兴理事会、三乡理事会、道德评议委员会等助力解决矛盾纠纷,破解发展难题;大屯众惠村社一体合作社,惠及全村共同发展致富。
为真正实现股权联心,推动产业发展,大屯村用村集体总资产打包成立了“大屯村惠裕鑫资源管理公司”,村集体占股30%;大屯村民占股60%,村民用资金和土地入股;新村民(为大屯村发展作出贡献的社会人士)占股10%,各方形成合力,共同发展。今天的大屯村,有机蔬菜、玉米、水果、中药材种植和畜禽养殖等产业不断取得实效。有了产业支撑,乡村振兴底气更足,全村人均年收入约1.8万元。
2021年被列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试点;2022年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023年荣获“第五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新时代枫桥经验示范村”;2024年1月评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村”……
乡村美了,群众富了,乡亲们笑了。(摄影摄像:人大论坛全媒体记者 刘瑶 杨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