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大方县安乐乡:家门口的人大代表联络点,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5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要致富,首先得先通路。这是件好事,能方便大家,我们应该全力支持。”连日来,大方县安乐乡偏坡村,人大代表苏芹刚都在走访群众,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积极听取他们对修路一事的想法和建议。

2022年以来,安乐乡人大积极探索线上+线下、代表+平台、流动+固定、接访+下访等多种代表履职形式,在群众家门口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点”,推动人大工作更加贴近民生,充分展现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



“群众可以到‘人大代表联络点’反映问题和提工作建议,或者通过电话进行远程联系。代表们会及时了解大家的‘急难愁盼’,帮助大家表达诉求。”安乐乡人大主席罗黄花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群众的声音都能被倾听,科学的建议得到采纳,合理的诉求得到解决。”

如今,在安乐乡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人大代表联络点”的明示牌,上面清晰地标注着代表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这些明示牌不仅为选民提供了方便的联系渠道,更彰显了人大代表与群众之间的紧密联系。



为让代表方便履职,安乐乡按照“五个一”标准配置了代表履职装备,包括一块“人大代表联络点”公示牌、一个代表履职“民情包”、一把群众走访“晴雨伞”、一个履职记录“连心本”和一本选民来访登记册。这些装备的配置,极大提升了代表们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截至目前,安乐乡已建立49个家门口的“人大代表联络点”,通过联络点开展了多项调研,关注乡村旅游、安全生产和人居环境等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代表们还积极协助解决了一批群众的燃眉之急。



安乐乡搭建“人大代表联络点”,不仅拓宽了民情民意的收集渠道,还充分发挥了代表们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体作用,有效助力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将继续完善代表履职机制,扩大群众参与,让每一位代表都能更好贴近群众、倾听民声,增强代表与群众之间的互动,将群众的需求和建议更好地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安乐乡的全面发展。”在谈到下一步工作时,罗黄花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章龙)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