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岑巩县人大:“课堂”走进“现场”为代表履职“蓄能”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6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我们的打火机生产线,常年招工,也请前来参观的代表们在走访群众的时候,多宣传就业岗位需求。”近日,在贵州汉豪电气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企业负责人巧借“现场教学”契机,向人大代表们发布用工需求。



乡村振兴中,如何“润物细无声”地让人大代表作用发挥最大化,一直是横在岑巩县人大面前的一道难题。为让代表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近年来,岑巩县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四个机关”建设新定位,将“抓好代表培训”作为提升代表履职能力的重要抓手,不断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按照 “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的思路,探索出了一条将“课堂”搬进产业和车间“现场”的代表履职培训新路。

“以前对代表的培训更多的是‘以会代训’,培训方式单一,培训效果也不明显。”凯本镇人大代表张应明如是说“现在的培训内容十分丰富,有代表的权利义务、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还有走田间、进车间的现场学习,拓展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岑巩县人大逐步探索创新,初任集中培训、任中定期培训、分类重点培训“三步走”模式,采取专业专人授课、代表言传身教、现场教学等方式,把学习培训打造成 “小而准”“专而精”的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加油站”,开辟代表培训新格局,激发人大代表履职活力。

“从相关的法律法规到如何高质量地提出代表建议、意见都是必学内容,像我一样,从村里走出来的代表们在精神上补了钙,思想上鼓了劲,能力上充了电。”在人大代表周灵看来,为民“代言”底气更足了。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水稻制种作为岑巩县的主导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全县4万亩种子收割后销往哪里?市场如何?

在贵州兆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车间里的“现场教学”为人大代表们“解密”。

“种子从我们的稻田收割回来,就会送到我们的生产流水线上,经过烘干、称重、装袋等程序,就成了日常大家买到的谷种。”州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陈龙坚定的说“我们县的种子售卖到全国各地,十分畅销。”



为精准把握民情脉搏,岑巩县围绕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因需施教,将培训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有效衔接,让学习及时转化为人大代表履职的“内在养分”。 

    “学习的内容丰富,‘硬货’满满, 让我们基层人大代表有模板可学、有路径可循、有目标可赶。”参加了今年5月在广西大学的全县人大代表培训,杨林深有感触的说“这趟‘取经’之路并不轻松,不仅提升了我们在奋进新征程中的知识能力水平,还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今年以来,岑巩县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参加各类培训班9期,组织县乡人大代表集中培训3期200余人次。各乡镇、街道开展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培训12期600余人次。(作者:系贵州省岑巩县人大办公室副主任  吴寿静)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