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人大:对贵州省非遗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沿河是全国四个之一、贵州唯一的单一土家族自治县。为保护、传承好土家民族文化,近日,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组建执法检查组对《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执法检查组在县文体广电局召开了执法检查动员部署会,查阅了相关文件资料,访谈了相关中层干部和专业人士,先后到县土家学会、板场镇、淇滩和县城区,听取了县土家学研究会关于传承研究土家非遗文化工作情况汇报,实地检查了国家级传承项目土家山歌,省级传承项目傩面具雕刻,市级传承项目龙凤花烛制作技艺、藤编技艺、树皮堆画等非遗传承项目传承情况,访谈了相关项目传承人,详细了解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
近年来,自治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对非遗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非遗保护传承的制度机制,不断加大非遗的挖掘、传承、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截止目前,我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2项、省级11项、市级23项、县级64项,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3人、市级传承人12人、县级31人,连续两届被评为国家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土家族民歌)。2024年1月,公布了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6个,组织申报《土家族中草药单方外敷烧烫伤治疗法》《土家族服饰》《土家族哭嫁》《土家油茶汤》《上坝盐豆腐干》《土家族古法腊肉香肠制作技艺》等6个为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4月份获市人民政府公布认定。
检查组对自治县人民政府及相关工作部门对贯彻实施《条例》所做的工作给予肯定,同时也指出还存在对《条例》的学习宣传不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整理、保护等工作发力不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考核评估规范不够和对项目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的经费保障不够等问题。
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条例》实施,检查组建议,一是要加强宣传学习,了解掌握条例有关规定,明晰职能职责,增强担当履职意识。二是要加强挖掘保护,合理确定项目管理责任单位,项目传承人,分类落实保护措施,确保非遗项目存续。三是要加强考核考评,科学合理确定考核内容,根据考核情况适当发放一点项目传承补贴,增添非遗传承者项目传承的信心。四是加强经费支持,加大向上非遗项目的申报和项目保护经费的争取力度,争取获得更多的项目保护资金支持。对列入县级预算的非遗保护经费要保持额度稳定,不能搞连年压减,要坚持“专款专用”,确保有限的预算资金用在刀刃上、使在关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