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在村里的市人大代表
彭声宏是一名市人大代表,同时也是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中,他始终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态度,努力将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菜单”,用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效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实际行动彰显人大代表的风采。
2022年4月,彭声宏从黔西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被派驻到五里乡双塘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由于驻村工作需要,彭声宏从机关办公室转换到了基层一线,面对面地服务群众,用自己的行动在乡村这片热土上践行和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2021年我当选为黔西市人大代表,2022年来到五里乡双塘村驻村,对于我自己而言,变化的是角色和岗位,不变的是责任心和使命感。”黔西市人大代表、五里乡双塘村驻村第一书记彭声宏说道。
平时除了做好驻村工作,作为人大代表的彭声宏在村里面也没闲着。在走访群众、收集社情民意的过程中,彭声宏了解到双塘村存在缺少路灯照明、群众夜晚出行不便等问题。针对村里的这些问题,彭声宏先后提出了《关于为五里乡双塘村安装太阳能路灯的建议》《关于在五里乡双塘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小区路段安装减速带的建议》以及申报农用生产性用房建设项目等。
如今,这些建议以及项目都得到了落实,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在易搬安置点走访过程中,发现群众农用生活用具堆放不方便,我积极与五里乡人民政府对接申报项目,争取到资金200余万元,修建100间农用生产性用房,方便群众堆放农用生产用具。”彭声宏介绍道。
五里乡双塘村居住着苗族、布依族和汉族3个民族的群众,辖13个村民小组,共有857户3459人。有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99户492人。驻村这几年,彭声宏的足迹遍布村里的家家户户。从陌生到熟悉,从走进来到“驻”进去,彭声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把为广大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作为开展履职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立足本职工作,履行好代表职责,当好群众的‘眼睛’、‘耳朵’和‘嘴巴’。”彭声宏介绍道,多渠道收集社情民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努力让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践行好人大代表的光荣使命。(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永燚 黔西融媒 刘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