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从江县停洞人大:创新“鼓楼议事”模式 “解锁”代表履职方程式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2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自“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以来,停洞镇积极探索基层民主实践新路径,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以“鼓楼议事”为载体,组织人大代表深入村组院落,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推动基层治理效能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搭建"零距离"平台

畅通民意收集渠道‌

‌灵活选址建阵地‌。按照“一代表一村寨”原则,结合村民小组、自然村寨为单位划分代表责任区,全镇66名镇人大代表常态化联系48个自然村寨,将议事场所从会议室搬到田间地头、院坝、长廊、广场,以院坝会、围炉会、长廊会议事,与群众“零距离”面对面拉家常、谈诉求、提建议、解矛盾。


停洞镇党略村以火炉会的形式开展“鼓楼议事”。


‌多元参与聚合力‌。建立“代表+村干+寨佬+群众”四方议事机制,适时参加“鼓楼议事”活动,针对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矛盾化解等公共事务,邀请农业、法律等专业领域代表参与,形成“群众点单、代表接单、部门办单”的闭环流程。


创新"三结合"机制

提升议事服务质效‌

与民生实事相结合‌。通过“鼓楼议事”收集道路硬化、设施修缮、产业发展等民生建议,推动形成“小微民生项目库”。人大代表牵头成立监督小组,对2025年实施的项目进度、工程质量开展全过程跟踪,确保群众关切落地见效。

‌与矛盾调解相结合‌。建立“排查+调解+宣传”三轨模式,代表作为网格员参与矛盾纠纷排查,主动介入宅基地纠纷、邻里矛盾等事项调解,总结典型案例开展普法宣传。如领袜村代表通过连续开展院坝会、现场会,成功化解两户村民农田灌溉水源纠纷,持续养成邻里“有事好商量”、小事不出村的基层治理理念。


停洞镇领袜村人大代表到现场协调农田灌溉纠纷。


‌与政策宣传相结合‌。在议事前开展“政策微课堂”、安全生产警示课、移风易俗倡导课,代表以“苗语+汉话”形式,用方言土话解读乡村振兴、防诈普法、农村消防、森林防火等政策内容。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宅基地审批程序宣传册1200余份,帮助62户群众完成宅基地审批,群众政策知晓率进一步提高。


健全保障机制

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建立“一单清”制度‌。建立《代表履职实事清单》,将人大代表参与院坝议事次数、解决实事等纳入台账管理,作为人大代表年度履职测评、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建立“专班抓”机制。对“鼓楼议事”中涉及多部门的复杂问题,实行“一事一专班”推进,全过程参与议事,责任一体共担。如:针对2025年“水改”项目高位水池选址难的问题,由分管领导协调县林业、国土、住建、司法、水务以及村民委等单位部门形成工作专班,通过征求意见、积极协调,全面完成13个自然寨高位水池选址,保障项目有序推进。


通过“鼓楼议事”实施排水沟建设,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开展“回头看”走访‌。推行“一事一回访”制度,凡是“鼓楼议事”协调解决的事项,结合事项情况,分类制定“一次访”“多轮访”事项,明确人大代表专人负责跟踪,定时开展回访,监督工作成效,做好后续服务。 

今年以来,通过“鼓楼议事”平台,停洞镇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7件,推动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新建11465米水沟、卫生死角整治2375平方米,化解矛盾纠纷29起,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热情显著提升。下一步,停洞镇将继续深化“鼓楼议事”内涵,探索“线上+线下”双轨议事模式,提高办事效率,扩大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代表参与面,认真完成“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考卷。(通讯员:林安庚)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