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七星关青龙街道人大:以履职实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青龙街道人大工委带领街道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职能作用,积极投身“两清两改两治理”和“三清五治”工作,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天空蓝而透亮、空气清而舒心、道路净而宽敞、小院香而优美……夏日上午,走进青龙街道中屯社区,家家户户的小院都被照得明亮而温暖,通村通组路连通着组组户户,整个社区弥漫着舒适的气息,一片清新的天地铺展开来。
其中,社区居民孙军家的小院宛如精心雕琢的微型花园,彩砖铺就的地面一尘不染,花草被打理得错落有致,院内整洁而充满生机活力。走进孙军家中,摆放整齐的家具、精心布置的摆件和洁净无尘的地面彰显着他对生活的认真与讲究。
据悉,自“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开展以来,青龙街道人大工委迅速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各村(社区),开展广泛调研与宣传。在清理乱堆乱放、残垣断壁工作中,代表们带头行动,与群众一起对房前屋后的杂物、废弃建筑材料等进行清理,并要求像孙军家一样的卫生示范户积极带头,参与到宣传工作中来,共建新时代美好乡村。
民有所呼,便有所应。青龙街道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杨娜介绍,青龙街道人大工委通过组织代表开展“进网格、进企业、进农户”活动,建立“代表民情日记”制度,助推引导群众主动清理自家房前屋后杂物,切实落实“家庭主体”责任,主动完成“微整治”,形成“党员动起来、群众跟上来”的良好基层治理状态。
在“三清五治”工作中,青龙街道人大代表们积极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清理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工作中,代表们参与清查工作,协助对村集体闲置的土地、房屋等资源资产进行全面梳理,建立详细台账,并提出合理的盘活利用建议。
其中,针对中屯社区183.3亩撂荒土地,街道人大工委牵线引进毕节德康农业公司,创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模式,打造“锦绣田园”农旅融合基地。代表们全程参与项目论证,推动“长短结合、三产融合”运营方案落地,带动50余名居民年均增收2.8万元。
当前,“锦绣田园”农旅融合基地发展了李子、葡萄、西瓜等产业,青龙街道人大代表还定期走进基地,了解产业发展和群众务工情况,做到全程跟踪和实时了解。
今年以来,青龙街道人大工委以“专项检查”为着力点,推动解决乡村振兴等问题22个。杨娜介绍,其中针对“三清五治”工作,青龙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代表实地督查3次,督促清理垃圾1200余吨,同时还协调13.3万元硬化汉屯小学约1330平方米的场地,提升学校环境。
扎根一线发力,践行履职使命。青龙街道人大工委通过组织人大代表参与“两清两改两治理”和“三清五治”工作,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紧扣区人大常委会“12356”工作思路和街道党工委中心工作,青龙街道人大工委探索出“五以五为”工作法,赋能乡村振兴,为街道高质量发展注入人大力量。
“‘五以五为’工作法即以制度创新为根基,构建街道人大工作‘四梁八柱’;以民意聚化为核心,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以产业赋能为抓手,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以监督实效为导向,筑牢民生保障‘防护网’;以能力提升为保障,锻造履职尽责‘生力军’。”杨娜介绍。
下一步,青龙街道人大工委将继续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化监督实效、创新履职载体、强化自身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履职、主动作为,为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作者:邱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