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脱贫攻坚 践行初心使命 ——记毕节市人大机关挂任威宁县麻乍镇党委副书记陈昌鹏
陈昌鹏,男,1974年06月生,本科学历,1999年12月参加工作,1999年07月入党,现任毕节市人大机关服务中心主任、威宁县麻乍镇挂职党委副书记。投身脱贫攻坚战场近两年来,陈昌鹏同志舍小家顾大家,带头争取资金、带头发展产业,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群众谋脱贫谋幸福,在脱贫攻坚战场履职尽责担当、践行初心使命。
◆舍小家顾大家,主动请缨甘当战斗员
决胜脱贫攻坚,党员是先锋。2019年6月,在上级部门的安排下,毕节市人大增加威宁县麻乍镇为新的扶贫联系点,需要选派干部帮扶。为积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单位还有其他在职党员符合帮扶条件的情况下,陈昌鹏同志主动请缨,毅然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主动承担起精准扶贫驻村工作任务。
舍小家顾大家,党员能奉献。当时,陈昌鹏同志的女儿在读初三,正值即将中考的关键时期,家里的岳母做过大手术,身体不是太好,需要照顾关爱。妻子工作繁忙,没有多少时间照顾老人和孩子。特殊的时期,正需要陈昌鹏同志承担起家中的重担。这特殊的时期,也考验着共产党员的担当和奉献。面对艰巨的扶贫任务,陈昌鹏同志思前想后,回到家中积极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向妻子和岳父岳母讲清扶贫驻村工作的重要性。最终,家人对陈昌鹏同志主动投身脱贫攻坚的行为都很理解、也很支持。把家里老小安顿好后,陈昌鹏同志很快就投入到精准扶贫驻村工作中,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陈昌鹏同志的驻村日记本上,他曾这样写道:“我是一个父亲,我是一个儿子,我是一个丈夫,但我更是一名党员,投身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我将全力以赴。”
◆沉下身谋发展,践行初心甘当指挥员
党员就是旗帜,党员就是堡垒。到威宁县麻乍镇报到后,陈昌鹏同志婉言谢绝住在镇政府安置房内的安排,坚决克服村里条件不太好的困难,下沉松木坎村开展帮扶工作。面对脱贫攻坚艰巨任务,作为挂职党委副书记的陈昌鹏同志,用心用情,扎实苦干,带领扶贫工作队在松木坎村宣传扶贫政策,查弱项补短板,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帮扶工作,积极当好做好带头人、当好指挥员。
决战贫困,陈昌鹏积极开展走访调研。陈昌鹏同志全身心下沉,组织全村干部多次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所有农户的大走访大排查,切实摸清家底、核准情况。通过走访调研,全村共有671户278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陈昌鹏同志的工作日记中,密密麻麻记录着走访调研的信息,禄家的蔬菜有几亩,陈家的猪牛有多少头,谁家的老人患什么病,全村的饮水安全情况如何……了解全村第一手基础性信息后,陈昌鹏同志积极明确工作目标,严格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全力补齐“3+1”短板,坚决推动松木坎村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决战贫困,陈昌鹏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驻村帮扶中,陈昌鹏同志深知打赢攻坚战、资金是关键的重要性。作为麻乍镇挂职副书记,陈昌鹏同志在参与其他村走访排查中,发现全镇季节性缺水比较严重,他将该情况向单位领导汇报并和广汽集团公司联系,先后争取广汽集团援助资金200万元,修建300立方水池9个,200立方水池1个,30立方水池9个,解决8各村群众季节性缺水问题,深受当地群众好评。争取民宗部门帮扶资金、对广帮扶资金近160万元对松木坎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改造、修建松木坎村进寨路8.2公里、硬化村通组路硬化1.5公里、解决松木坎村危房改造9户、实施住房功能补全54户。协调市县各级帮扶资金79.7万元和200吨水泥,帮助解决村334户农户进行“院坝”和“串户道路”硬化,切实提升脱贫形象。
决战贫困,陈昌鹏积极带头发展产业。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支撑是关键。到松木坎村驻村帮扶中,陈昌鹏同志发现全村一直以来没有发展集体产业,这对村支两委开展脱贫工作具有制约影响。急在心里,不如行动。陈昌鹏来回10余次跑相关部门、企业、公司,积极协调争取技术服务和资金10万元,带头创办松木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的形式,带头发展种植白菜、莲花白222.74亩, 种植豌豆22亩,芸豆80亩,辣椒种植43亩,解决村1280人次务工,支付农户土地流转费、务工费23万余元。发展土鸡养殖1341余羽,带动32户贫困户发展土鸡养殖产业。通过大力发展种养殖产业,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也越来越好。
岁月无声,踏石有痕。近两年来,陈昌鹏同志走遍松木坎村山山水水,走遍全村家家户户。“走访调研、筹集资金、发展产业,每一项工作都凝结着我的心血。”陈昌鹏如是说道。
◆解难题办实事,为民谋利甘当守护员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既是重大政治任务,也是重大民生工程。在驻村帮扶中,陈昌鹏同志用心用情当好的群众的守护员,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带领群众全力开展疫情防控,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推进民生事业,陈昌鹏敢于担当。近两年来,陈昌鹏同志全力推进全村教育医疗、易地搬迁等工作,宣传政策、发动群众,亲自参与群众开展易地搬迁,处处都有他的身影。通过不懈努力,全村实现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全村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三重医疗保障,全村29户143人易地搬迁户全部搬迁完成。
关爱困难儿童,陈昌鹏积极作为。陈昌鹏同志到松木坎村驻村帮扶后,通过走访发现该村五组赵由儿童因患脆骨病,已经有半年未到学校上学。陈昌鹏同志立马行动,及时找到当地小学校长,协商校方派老师送教上门,让赵由获得在家学习的机会。同时,积极联系北京有关专家和毕节市第三人民医院负责人对赵由病情进行诊断,帮助赵由身体不断好转。走访中,陈昌鹏同志还发现该村七组禄再宣、禄义宣两名儿童因患强直性脊柱炎,长期医治,每月医疗费2500多元,家里非常困难,他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北京、广州有关专家进行诊断,申请白求恩基金会无偿补助1.6万元药品,帮助申请困难救助和临时救助1.7万元,尽己所能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就学和就医问题。
开展疫情防控,陈昌鹏全力以赴。2020年初,新冠肺炎突然来袭。生命重如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新冠肺炎,2020年农历正月初一,陈昌鹏同志从毕节赶往扶贫点,对全镇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行认真分析,在全镇设置七个检测点,形成全面联控机制,确保职责明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实行全天候保障,对过往车辆和行人进行检测,与党员群众铸就坚强的防疫墙,守护着全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彰显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都说皇天不负苦心人。近两年来,在陈昌鹏同志的带领下,全村向贫困发起多次总攻,经过不懈奋战,全村贫困发生率为0%,顺利通过省第三方评估验收和国检验收,松木坎村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021年初,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布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那一刻,所有驻村的苦和累都值得。
我是党员,使命在肩。在陈昌鹏同志的日记本上,他这样写道:“虽然脱贫攻坚很苦很累,虽然我很少回家,虽然我没能照顾到家人,但看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就觉得对家人所有的亏钱也是幸福的泪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前行、砥砺奋进、奉献力量。”(文/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罗运欢 苏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