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21年省本级财政决算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2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2022年7月28日在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何刚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财政经济委员会听取了省财政厅关于2021年全省和省本级财政决算(草案)及202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省审计厅关于2021年度贵州省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并对省本级财政决算草案进行了初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2021年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0.87亿元,为预算的129.9%,增长31.9%;加上中央补助等,收入合计5324.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34.4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1.9%,下降2.6%;加上省对市县补助支出等,支出合计5324.1亿元。收支平衡。

  省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180.23亿元,为预算的93.1%,增长36.7%;加上中央补助等,收入合计1594.32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247.53亿元,为调整预算的67.9%,增长6.7%;加上省对市县补助支出等,支出合计1477.41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16.91亿元。

  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情况: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10.03亿元,为预算的110%,下降54.2%;加上中央补助收入等,收入合计118.23亿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50.5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3.9%,下降64.3%;加上省对市县补助支出等,支出合计107.12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1.11亿元。

  省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社会保险基金收入684.69亿元,为预算的110.7%,增长41.1%。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29.39亿元,为预算的97.8%,增长4.9%。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1年,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等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和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有关决议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切实保障重大战略,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力兜牢“三保”底线,防范化解运行风险,有力支持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省本级决算情况总体较好。建议本次会议批准贵州省2021年省本级财政决算草案。

  省审计部门对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依法开展审计,反映了省级财政管理、部门预算执行、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审计建议。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地方要高度重视,切实整改,并在年底前依法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情况。

  为进一步做好财政工作,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

  一、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提升财政政策实施效果

  集中财力支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实施,落实落细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完善留抵退税、贷款贴息、融资担保、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纾困力度,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密切跟踪研判宏观政策和经济形势变化,综合预测财政减收和中央补助情况,积极向上争资争项,严格压减非刚性非急需支出,盘活各类资产资源,依法应对预算执行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情况。做好基层“三保”监测,千方百计缓解基层财政收支矛盾,兜牢“三保”底线。强化收入征管,应收尽收、应免尽免,加强退税风险防范,依法严惩偷税、骗税等行为,杜绝越权减免。

  二、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研究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健全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提高绩效评价质量,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审计整改与加强财政管理相结合,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和政府采购,严肃财经纪律。改进预算、决算编报,督促部门和单位将全部收支编入预算,决算报告要更好反映预算安排与支出政策实施效果的情况,决算草案要对预决算差异大的情况列示和说明。完善全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和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

  三、持续强化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健全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机制,合理分配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完善债务资金使用、偿还以及政府债务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完善专项债券管理机制,加强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做好项目前期储备工作,推动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提升债券资金使用效益。有效推动投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实体化运作,强化对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行为的追责问责。

  四、继续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提高审计整改成效

  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审计法,持续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聚力推动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促进财政政策提质增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提升监督实效。强化审计工作的前瞻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进一步深化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的原因分析,着重从体制机制上提出整改措施。完善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明确整改责任,加强跟踪监督,提高整改实效。健全审计监督与人大监督、纪检监察监督的贯通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形成监督合力。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