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履职风采 | 张义苹代表:非遗传承人不是光环 更是一种责任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4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非遗传承人不是光环,更是一种责任。”1月23日,省人大代表、贵州蓝锦染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义苹接受采访时说,作为黔东南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关注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

1993年,张义苹出生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扬武镇基加村,这里是有名的蜡染之乡,苗家女子个个能做蜡染,张义苹自小也精通蜡染。


省人大代表 张义苹


后来,丹寨县政府大力支持民族手工业发展,旅游产业也火了起来。看到商机的张义苹决定返乡创业,2014年回到家乡在基加村成立了一家蜡染合作社。后来随着发展的扩大,2016年成立了蓝锦染艺,工坊现在以村合作社为生产线,主要对外展示、推广、体验和销售的场地,带动了扬武镇排倒、排莫、争光等周边村寨的100余名画娘就业。

去年9月,《非遗里的中国·贵州番外篇》在“银匠村”录制,央视著名主持人撒贝宁在工坊体验画蜡,带火了蜡染围巾。

“蜡染围巾上画了锦鸡和花,锦鸡是丹寨苗族图腾,寓意着吉祥和幸运的象征,围巾销量挺火的。”张义苹说,每年工坊都会设计新产品,今年她带头设计了马面裙,马面裙上画了锦鸡跟蝴蝶,蜡染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销量也很不错。

带动村里更多的画娘就业是张义苹的目标,2023年工坊蜡染的销售额超过200万元,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画娘们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尽管经营管理工坊要耗费很多精力,张义苹没有松懈自己的业务。凭借过硬的技能,获得多项荣誉。2021年4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2022年1月,被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授予“名工匠”称号。2023年3月,被聘为贵州省锦绣计划“智库专家”。

今年,她把“关于定期开展优秀企业家表彰激励的建议”带上省两会,希望能够对优秀企业家进行表彰,提升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家荣誉感和责任感,带动更多手艺人就业增加收入。

“我会将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履行好作为省人大代表的职责。”张义苹说。(记者 彭典 徐昆 吴丹)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