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代表:做好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这次来参加省两会,省人大代表、安顺市西秀区宁谷镇林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平带来了一个好消息:2024年,林哨村的黄桃走出了贵州,销往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为村民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杨平一直关心着林哨村产业的发展。1998年,林哨村便开始种植发展艳红桃产业。巅峰时期,全村艳红桃种植规模已经达到8000余亩,年产值达到3000余万元。但是好景不长,全村的艳红桃市场竞争力逐年减弱。
陷入产业发展瓶颈,林哨村何去何从?
“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要狠抓基地建设、改良品种、市场营销、品牌建设,才能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杨平表示,林哨村前期发展桃产业取得了较好成绩,证明整体发展方向是正确的,主要问题是需要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良,以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
为此,2018年开始,林哨村坚持以“选定一个特色产业、培育一支专业队伍、引进一批职业经理人,建强一个党支部”为抓手,将目光聚焦在含糖量高、储存时间长、可深加工、市场价格稳定的黄桃品种,并通过引进秀田农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村级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林哨村建设了黄桃产业一体化分拣中心,与果品加工厂合作,探索深加工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
杨平还表示,随着相关惠民政策的实施,村里交通基础设施等得到很大改善,也为村子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目前,林哨村通过发展黄桃产业,带动全村户均增收3000余元。
产业兴旺是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2024年,杨平依旧将目光聚焦在乡村振兴领域开展调研。“虽然我们的产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和品牌打造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这也是当地村民急难愁盼的问题。”杨平希望省有关部门加大对地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帮扶力度,同时在农产品推广和品牌打造方面给予支持。(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鲁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