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人大代表陈卫明:用心 用情 真帮实扶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8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我叫陈卫明,是黔西县花溪乡卫健办工作员,还是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

  2017年初,全县脱贫攻坚大决战的号角吹响,我全身心投入到花溪乡挖陇村14户贫困户的帮扶工作中,开展大走访,拉近干群关系,与村扶贫工作队共同努力,制定有针对性地到户帮扶措施,用真帮实扶让群众稳定脱贫。

 

  陈卫明在群众家走访

  在帮扶工作中,我始终坚持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核心力量,只要有合适的实施对象,我就用心用情去落实。

  冯姐原名叫冯廷荣,是我在挖陇村河坝组帮扶的贫困户。那时,其儿子读完职校后在浙江务工,女儿读九年级即将毕业。在一次走访中,遇见冯姐和其女儿小菊在家。

  “小菊,初中毕业后准备做什么?”小菊微微一笑,没说话。小菊的表情和她用心读书的事实告诉我她很想读书。

  “在农村,读完初中就随他哥哥姐姐些去打工,工资还不错,随便都有三五千元,厂里有的大学生还不是领一样的工资。”冯姐接过话茬。

  “虽然工资一样,但是读书多,眼界还是不一样。大学生打工也许是为了淘经验,就算是在厂里上班,升职加薪的可能性也高。”打工不能打一辈子,总有回家的一天,到时候又能做什么,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一条好出路,我据理力争地说。

  “只要小菊的哥哥姐姐不反对就继续读。”经过这段推心置腹的交谈,冯姐松口了,但有点勉强和推脱。

 

  陈卫明在田间地头与贫困户谈生产发展

  第二次,我来到冯姐家,又拿自己的例子向她宣传教育资助的好政策。“我以前读书时家里条件不好,读大学靠国家无息助学贷款完成。现在,国家更强了,还增加了教育资助,高中(中职)一年有1900元补助,大专也有4500元……只要小菊能读就不愁钱。”

  冯姐爽快地说:“只要小菊考得上,就让她读,只是去学校用的床上用品还没准备。”

  “这个我来想办法。”

  后来,小菊还真考上了高中。我给她向民政申请了一床被子,个人出资买了“三件套”送她。当年9月,小菊顺利开启了自己期盼的高中生活。冯姐家靠务工和发展种养殖实现脱贫,后来还做了护洁员又增加一份好收入。

  

  黄天碧户旧房

  距冯姐家不到200米的黄天碧户也是我帮扶的贫困户,黄天碧有60多岁了,年龄和我父母差不多,我叫她黄孃很亲切。她家长期居住在一间土墙房里。拥有一间好房子是黄孃几十年来的梦想,但是她儿子因年轻不懂事、不懂法,在浙江犯事后成为一名社区矫正人员,让黄孃背上了思想包袱。

  针对黄孃的情况,我与司法所的同事张玉兰经常往她家跑,耐心做母子俩的思想工作,做好矫正教育,看望和关心他们,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成了亲人。

  

  黄天碧户新房

  针对母子俩修房的愿望,我与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当做头等大事来办,全力做好各方面的帮扶工作,帮助申请了3.5万元建房补助款,加上黄孃自筹的钱,修建了一间漂漂亮亮的混凝土房。

  黄孃的儿子完成社区矫正后,外出务工,走上正途。黄孃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也好了起来。我帮扶的全部贫困户也如期脱贫走向新生活。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