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平塘县人大代表杨建梅:“活态”传承“布依八音”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06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天籁之乐,余音绕梁。她通过“活态传承”让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八音”走进校园,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增强文化自信。她组建能歌善舞的“布依八音弹唱”艺术团,让更多布依群众吃上“手艺饭”,将传统的布依族文化发扬光大。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人大代表杨建梅,了解她与“布依八音”的故事。

  “要为‘四化’争个光,农民有希望,跟着共产党幸福万年长……”走进塘边镇泳河小学,教室里传来一阵阵悠扬悦耳的“布依八音”弹唱声。

 

  杨建梅教授学生学习“布依八音弹唱”

 

  正在给学生授课的老师叫杨建梅,1985年出生的她,是土生土长的塘边镇清水村人,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平塘县布依天音民乐艺术团团长。这些年,她都按照课时到泳河小学、清水小学给学生教授“布依八音弹唱”文化课,指导学生发音、弹唱。

 

  平塘县布依天音民乐艺术团团长

  人大代表 杨建梅

  到学校里面主要是教学生一些民间唱法、弹奏民间乐器,让更多的布依族孩子对布依文化有更加深层的了解。

  通过到校授课的“活态传承”方式,杨建梅将“布依八音弹唱”带进校园,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颗民族文化自信的种子,让“布依八音弹唱”得到不断传承延续。

 

  杨建梅和她的队员们正在排练节目

 

  泳河小学学生 杨承慧

  我觉得老师教得挺好的,她纠正我们的发音和姿势,认真又仔细,我们唱歌学得很快。

  泳河小学学生 杨先祥

  “布依八音弹唱”是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我自己也挺感兴趣,我要好好学,把这个文化好好传承下去。

  “布依八音弹唱”,又称“八大仙”“八大行”,是世代流传于清水村一带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由八位成员分别演奏月琴、三弦琴、八角琴、竹鼓、大胡、中胡、京胡、笛子、唢呐等乐器再伴之以演唱,表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布依色彩。杨建梅的家乡塘边镇清水村是一个山清水秀的传统布依族村寨,也是“布依八音弹唱”的发源地,她在祖辈的熏陶下练就了过硬的“八音”吹拉弹奏本领。

 

  杨建梅(左一)和她的艺术团外出演出

 

  平塘县布依天音民乐艺术团团长

  人大代表 杨建梅

  我出生在这个布依寨里,因为我身边这些叔叔伯伯、老一辈的都是民族文化爱好者,受到他们的熏陶,我从十几岁就开始有这个兴趣爱好,到目前已经有十多年了。

  起初,“布依八音弹唱”只是当地群众闲暇娱乐时的爱好、婚礼嫁娶的“乐子”。如今,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文化需求也随之增加。杨建梅看到了布依民族文化的发展潜力,2018年,她牵头组建了布依天音民乐艺术团,让许多和她一样喜爱“布依八音弹唱”的群众吃上了“手艺饭”。

  平塘县布依天音民乐艺术团成员

  杨光锦

  我加入艺术团之后,接到周边县市的演出活动给我们带来了经济收入,接触到了很多很多艺术爱好者,艺术团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会,还弘扬了我们民族的特色文化。

 

  杨建梅(左四)和她的艺术团外出演出

 

  除了在县内和周围县市演出外,通过政府搭台,杨建梅的团队还到过香港、澳门、广东、广西、浙江等地参与演出。

  平塘县布依天音民乐艺术团团长

  人大代表 杨建梅

  我们本来是一种兴趣爱好,但我没想到会把它变成现在这个职业,我已经培训了很多的学员,到各个省市去演出,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布依族文化,把我们民族文化带到各地去,这是我们的荣幸,更是我们的责任。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除了传统的“布依八音弹唱”演奏外,杨建梅在闲暇时还和她的队员积极研究八音乐曲,创新表现形式,将生活、民族特色等元素融入弹唱表演中,让“布依八音弹唱”更有观赏价值。

 

  杨建梅(第一排左三)和她的艺术团演出合影

 

  平塘县布依天音民乐艺术团团长

  人大代表 杨建梅

  接下来,我会鼓励更多的群众学习“布依八音弹唱”,并且不断地扩大艺术团队伍,让更多的群众能吃上民族文化的“手艺饭”。很荣幸能成为县人大代表,我会多到群众家坐坐、谈谈心,了解他们的需求,把他们的需求传达上去,履行好一个人大代表的职责。

  作为文艺工作者,杨建梅不断创新,积极弘扬民族文化;作为县人大代表,她积极履职,经常走村串寨,以拉家常的方式倾听了解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梳理意见建议,为会议的召开做好充足准备。(记者丨左再霞 何永梨)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