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大代表风采 | 杨友平:聚民意、惠民生,一腔热忱献基层
井坝村位于绥阳县枧坝镇西部,平均海拨1200米,下辖22个村民组937户3035人,在家人口1200人。基于海拔高、种植烤烟历史50余年等地理条件、技术经验优势,该村将烤烟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成为了绥阳县为数不多的烤烟大村。
近段时间,正是烤烟移栽后大田管理的关键时期。杨友平作为井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绥阳县人大代表,每天都要同烟叶工作站的网格人员去往各村民组烤烟种植大户的地里查看烤烟苗生长管理情况。按照“育足苗、育好苗、育壮苗”的要求,指导烟农做好间苗、补苗、施肥等各项管护工作,为烤烟稳产高产打下坚实基础。杨友平年轻时外出打工,2003年返乡务农发展种养殖,2012年村委会换届选举,开始进村任职。目前家中种植烤烟20余亩,养殖生猪100余头,为全村老百姓发展产业做了示范,带了好头。
“杨书记是村里面的领头人,他自己也在种烤烟,还三天两头的来土里进行指导,关心我们、帮助我们。”村民熊国华说,在杨友平的示范带动下,发展烤烟产业的信心更足。
在县人大代表任职期间,杨友平先后提出了关于完善井坝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医保报销政策、加大对枧坝镇烤烟生产烤房设施投入等建议,都得到了答复和办理。2022年6月份县烟草公司为井坝村调配了20多套烤房的新能源设备,每台价值15000元,已按比例无偿调配给井坝村种植烤烟20亩以上的烟农。
井坝村烤烟种植大户宗太鸿就是此次烤房新能源设备的受益者,家里种植了20余亩烤烟的他,以前采用的是传统烤房,现在已经升级为新能源烤房。
“这个新能源设备好,不污染环境,节省劳力,一天只添一两次料就可以,烘烤出来的烟叶质量比传统的炉子好。”宗太鸿说,烤烟产业能实现规范化管理,都要得益于杨友平的辛苦付出。
据了解,今年井坝村种植烤烟达2035亩,涉及烟农97户,预计可收购烟叶70万斤,烟叶总收入近1000万元。
“杨友平经常走访辖区选民,积极主动谋划和向上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帮助群众发展壮大烤烟支柱产业,充分体现了一名基层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积极作用。”枧坝镇人大主席吴鹏对杨友平高度赞赏。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会走访更多的农户,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把老百姓的心声传达到上级,将上级的项目资源争取到基层、落到实处,切实补齐增强全村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方面的短板弱项。”杨友平说。(作者:李大容 王泽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