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松:“小樱桃”不仅红了山头,也鼓起了群众腰包
野马川镇五月的风微甜,从三院村的山顶吹向山脚,吹进旅客嘴里、心里,吹进群众的腰包里。在大花水桥头,一个个白色的筐子、一把把电子秤、一辆辆大货车、一个个收购的商人,在路口翘首以盼,等待着送樱桃的群众,将甜蜜贩卖到西南各地城市。
车从山下往上走,路的两旁是一片片的“翡翠”,下面挂着一颗颗“红宝石”,路的中间疾步走着背着满框“红宝石”的人,这就是三院村的樱桃,群众增收致富的密码。
这一切都离不开赫章县野马川镇第九届人大代表徐松的努力。
徐松在修剪樱桃枝
2010年,徐松当选三院村党支部书记,2021年11月当选野马川镇第九届人大代表。“本地樱桃皮薄肉厚,但是不耐保存,当时交通不便,无法运输到外地去售卖,本地市场价格提不上去,留守的也基本都是老年人和小孩,有时候宁愿让果子烂在地里面,也不愿意去采摘。”徐松说在接任村党支部书记这个职务时,如何立足樱桃产业,增加群众的收入成了最大的难题。
2015年,在销售市场看到纳雍县玛瑙红樱桃售价高,且保存时间相对较长后,徐松到纳雍县实地考察并请教种植方式,引进了1000株苗试种、改良,但当时未能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
“群众看见后询问价格,觉得5块钱一株的玛瑙红樱桃苗太贵了,本地樱桃都是从老树发的新芽移栽的,不花钱。玛瑙红樱桃产量、销路、价格这些都不知道,所以并不接受。”徐松说道。
为了增加群众收益,徐松带领部分党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率先种植。引进的玛瑙红苗高1.2米以上,当年种植,第二年就能少量挂果,第三年就能大丰收。在挂果时邀请群众品尝,打消群众种植顾虑,并亲自到六盘水、贵阳、遵义等地跑市场,了解价格,对接采购商,打通销售渠道。
在看到党员示范种植取得成效后,多数群众动了心。主动到村委会找到徐松表示想要种植玛瑙红。通过与群众交心谈心,徐松心里高兴的同时也很惆怅。
村里没有钱,群众还是觉得价格高,负担不起……经过几番思量,徐松积极向镇政府汇报,争取到了县财政资金,采购了183000株苗,三院村分得48594株苗,全村226户均分得苗种植,同时苗也覆盖了金山、双河等村。
游客进园采摘樱桃
“摘不赢,根本摘不赢,摘下来就是钱啊!”村民李洪国一边背着一篮子樱桃,一边小跑向徐松收购樱桃的小房子。
“陆林,56斤,收8元,记448元。”
“郭兴兴,56斤+55斤+22斤,收6元,记798元。”
“金开志,90斤,收7元,记630元。”
……
每记一笔,每唱一句,徐松和村民的脸上都挂着止不住的笑意。
“村民采摘的樱桃可以卖给我,我联系收购商,也可以卖给自己来收的商贩,只要能卖出去,群众腰包能鼓起来,就是好事情。”徐松说。
据了解,三院村玛瑙红樱桃采摘期在8—12天,今年全村产出14000余斤樱桃,主要销往湖南怀化、重庆、深圳等城市。采摘要求高,必须一颗一粒,质量高,向村民收购在6-8块钱一斤,请外村人帮忙采摘120/天,扣除人工成本,户均增收20000元左右,年产值达480万元。
三院村的“小樱桃”不仅红了山头,也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双赢。现今全村1433亩耕地,573亩保留本地樱桃,改良和新种玛瑙红樱桃860亩,大大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赫章县第八届樱桃节的三场品鉴会,5000余斤樱桃均采用三院村产出樱桃,得到了旅客的一致好评。“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我们村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新路子,现在樱桃采摘结束了,接下来会带领群众对樱桃树进行剪枝、拉枝和做好病虫害的防护。”徐松表示。
谈到后续发展,徐松说道:“作为一名党员和人大代表,我将认真履行代表职责,抓住机遇发展村集体经济,立足樱桃资源优势,通过促进樱桃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全村樱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倾力打造特色产业,依托樱桃节等平台,进一步开展以樱桃产业为主体的娱乐、休闲、度假系列活动,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带动消费,拓宽群众致富门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供稿:赫章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