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匠——记省人大代表戴礼馗
凌晨两点,万籁俱寂。在兴义市龙井变电站,一个身材敦实的年轻人正挥汗如雨,只见他搭软梯、上塔架、转扳手、拧镙帽,“继保仪,相位仪,万用表”,随着他的提示,助手一一递上检测设备,他如手术台上的主刀医生,对变压器故障进行全面检测、校正。忙碌了两个多小时后,变压器恢复正常。从梦中醒来的人们,随手一按开关,明灯三千,花开满城,岁月静好。谁也没发现,在这静悄悄夜晚,有人在守护着光明。
戴礼馗(左一)在变电站检修设备
这个年轻人叫戴礼馗,是万峰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运维检修部变电检修中心高试班班长。2014 年入职后,先后 4 次获公司先进个人称号,在兴义市第二届电力系统“安康杯”技能大赛中勇压电气试验项目个人第一名,2022 年获“黔西南州五一劳动奖章”,2023 年,他作为生产一线的佼佼者,被推选为省人大代表。
年生的戴礼馗,人生规划一直清晰且务实:读书时,他希望自己像父亲一样,当一名电力工人;成为工人后,他想做电力检修岗位上最好的工匠。而今,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他最想做的,是如何让电力行业有更多工匠,为未来绿电发展做一名铺路工。
一
六月精阳。
这是 2014 年的夏天,大连骄阳似火,因为毕业季的到来,让这份火热中多了几分躁动。
对苦读四年的大学生来说,就业相当于二次“投胎”,一旦找到好工作,或者留在好地方,未来几十年的路,就会好走得多。
或因这份躁动,这天下班铃一响,某上市汽车公司大连生产车间由动转静,那些合作高校的实习生们,起身、告别、换衣、提包、往外跑。
戴礼馗的几个同学在其中,他们边往外走边小声喊:“礼馗,走!”
“你们先走,我把扫尾工作做了!”戴礼馗也想早点走,但父亲教导过他,想当一名好工人,首先要有好工具,工具就是技术工人的机械手,每次工作完成后,一定要把爱护自己的手足一样,把工具归位、放好。
“礼馗,帮收一下桌面,我七点有个视频面试!”
“好!”
“礼馗,帮还一下仪器,女朋友在厂外等我半小时了!”
“好!”戴礼馗爽快答应。
当车间主任王发光进来时,几十人的生产车间空荡荡的,只剩一个身材中等、面容憨厚的实习生,正仔细地将工作台上的零配件、仪器、工具归位。
王发光有印象,这个实习生叫戴礼馗。
“小戴,大家都走了,你怎么还不走?”王发光问。
“主任,我做了实习笔记就走!”戴礼馗搓搓手,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我看大家都是随便记几句,明天再补嘛!”当了多年车间主任的王发光,对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看不上。
戴礼馗摇头:“那不行,我们在学校只学了理论,没机会实操,背书容易,动手难,一不注意就会出错,今天又遇到几个小问题,我要赶紧记下来好请教师傅,要不然,明天一上流水线就会忙忘记!”
“你实习快三个月了,都记了哪些问题?拿来我看看!”王发光饶有兴趣地说。
戴礼馗赶紧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本子,递给王发光。王发光打开一看,这个信封大小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了三四十页。记的内容很细,像流水账一样,主要就是记日期、问题、老师解答、注意事项,有时会加上一两句心得。
王发光边看边想,这是个肯学、肯钻、肯动手的学生,好好培养,或许是一个好技工!
王发光把本子还给戴礼馗,称赞了几句,开始和他拉家常。
“小戴,工作有着落了吗?”
“有意向了,还没签合同。上周我老家一个电力企业——兴义市万峰电力公司来学校招人,我投了简历,他们也有意向录用,正在走流程!”
“哦!是铁饭碗吧?挺好的!去市里还是县里?”
“不是铁饭碗,是地方成立的售电公司,现由南方电网代管。也不能留市里,要‘双一流’大学毕业生才能留。我只能
去县里,或者是乡镇变电站!”
“去乡镇?太屈才了吧!一个月多少工资?”
“四五千吧!”
性格爽朗的王发光一听工资标准,有些替他可惜:“四五千哪够用呀,大连随便一个企业的流水线工人就是七八千。这样,我们车间恰好要招几个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月薪八九千,做得好还可以往上走,你愿意留下吗?愿意的话明天我向人事部门申请!”
王发光主动抛出了橄榄枝,他想,戴礼馗既不是 985、又不是 211,能留在大连,工资又是回去的 2 倍,他肯定会顺口答应的。
谁知道戴礼馗却说:“谢谢主任!我已决定回去了。大连离家三千里,我又是独生子,如果留下,想回家见父母一面太难,更别说为他们养老了。而且,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像父亲一样,做一名电力工人,现在的岗位正好!”
听到这个意料之外的答案,王发光有些失望,原以为遇到个山沟沟里飞出的金凤凰,谁知是个“小家雀”。有好多实习生宁愿工资低点也想留在大连,哪像这傻小伙,就想回去当个电工。
想到厂里就缺踏实的技术工,王发光苦口婆心地劝道:“小戴啊,大连虽是二线城市,但曾有‘南深圳、北大连’之说呢,它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在全国都是不差的,留在大连,不仅可以把父母接来养老,连子孙后代的命运也改写了!你好不容易才考上大学,不留在大城市里打拼,多没出息呀!”
王发光的劝告,戴礼馗不是第一次听到,家里的亲朋好友也都劝他留大连。
感受到主任的关心,他真诚地说:“主任,如果留在大城市才算是有出息,那我的确没出息。可您不知道,我们那里虽穷,但党委政府每年都要下大力办教育、育人才,如果这些人才都奔大城市去了,那里只会越来越穷!一个地方的发展,既需要有远大抱负的白领,也需要脚踏实地的技工!”
“小伙子,好样的!”对着这个又倔又老实的“小家雀”,王发光既敬佩又无招,他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有些不死心地说:“想回去建设家乡,这个想法是好的,但你们那边技术落后,不如在这里先把技术学好,以后再带着技术回去!”
“谢谢主任!我爸爸说,我们那里正在搞脱贫攻坚,还有一些边远乡镇没通电,而那些通了电的地方,一天一个样。我想,我的家乡之所以落后,缺资本、缺高端人才是一方面,缺技术、缺工匠也是事实。我要用我学到的知识,早点回去建设家乡,做一个被需要的人!”戴礼馗铿锵有力地说出心声。
王发光终于明白,这个学生不留下来,不是傻、不是少了本事,而是早已明确人生方向,坚如磐石,无法动摇。
二
2014 年 9 月,戴礼道入职兴义市万峰电力公司,被分到离城 20 公里的泥函镇供电所实习。计划实习期一年,才到八个月时,因公司技术部缺人,他被安排到变电检修中心工作。
变电检修中心,是电力公司生产环节的核心和枢纽,一头牵动电力系统发、输、变、配各环节,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一头连着用电客户的动力能源,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光明。
他所去的高试班,除班长以外,只有 3 个 60 后的老师傅。去报到的那天,领导明确由老师傅钟春华带他,他甜甜地叫了声师傅,钟师爽快答应,张口就问他:“在供电所都学了啥?” “配网运行、故障报修、收电费,都学会了!”戴礼馗毫不谦虚地说他这八个月学得很认真,同事们都说他是科班出身,上手快。
钟春华听了直摇头:“这些在检修中心用不上,小伙子,现在安排什么工作给你都是对你不负责,为了你的安全,你先打打杂,填点资料报表,慢慢跟着老师傅们学吧!”
戴礼馗瞬间愣住了,心里有些委屈,自己学了几年的专业知识,到供电所后一门心思钻研技术,只盼着早点到技术核心部门,大显身手。可现在,老师傅却安排自己打杂、做资料,是不是嫌弃自己不是 985、211 的毕业生呀?要不要找老爹讲个人情呢?
看着这个和父亲一般年纪的师傅,戴礼馗心里七弯八拐的,想了一会,他还是先把资料报表工作接了。
背开戴礼馗,班上的老师傅吕乐向钟春华道喜:“老钟闷声发大财呢,收了个高才生做徒弟,以后我们和你说话都要小声点了!”
“发财?发棺材!”钟春华却叹了口气说:“原指望公司派个技术骨干来,支援我们几个老骨头,谁知道来了个啥都不懂的毛头小子!听说父母是双职工,从小在城里长大,又是独生子,一看就是没吃过苦的,变电检修中心的工作又脏又累,他受得了吗?那一百多斤重的仪器,他提得动吗?”
吕乐说:“不要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嘛,这些娃娃可能比我们娇气点,可人家是正牌大学生,哪像你我几个,半路出家,还不是照样干工作,我不相信他读了几年大学,懂的知识又多,还干不下来!好好带带,以后咱就有接班人了!”
“大学生又咋样?还不就是多读了两本书,真论动手操作,是抓不到头绪的!”钟春华还是有些意难平,“反正我不敢带,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干的都是高危活,哪一次检测不是小心谨慎的。这些 90 后,哪个不是毛手毛脚的,万一他操作不当,出了安全问题,谁来负责?怎么向人家爹妈交差?”
“唉!那也得让他学呀,谁不是这样过来,我们几个老骨头多盯着点就行了!”吕乐想到班组人员断层,没有接班人,也跟着钟春华叹气。
当时,金州电力公司还未正式挂牌,旗下 20 来个小变电站,分散在各县区的乡镇,路远、车少,高压试验班只有 4 个人,天天加班也忙不出来。公司决定,小型设备由变电站送检,大型设备才实地检修。
一心想学实操又不得摸设备的戴礼馗,每当有变电站送设备来检测时,他就跟在师傅后面记操作步骤。公司有规定:作业时不能看手机,所以他不能用手机录操作视频,只得提前准备好纸和笔,眼睛一边盯着师傅的操作步骤,一边在笔记本上记个不停,检测哪个设备,用哪些检测仪,重点检测哪些点,他都一一记下。有时候师傅操作太快,还没记完就检测完了,他只好凭记忆在纸上复盘。
戴礼馗最希望的,就是能跟师傅们去变电站。每当师傅们要出门,他马上凑上前去:“师傅要去站里吗?要带哪些设备?我力气大,负责装车!”
“要用直流电阻测试仪、万用表、绝缘电阻表!去库房领出来”
“好嘞!”
按照钟春华的要求,他快速清点设备。二三十斤重的检测设备,一次最多能提两个。只见他双手一捞,一手一个,沉稳迈步下楼。
“你小心点,一个设备几万元呢,摔坏了你赔不起!”看着勤快的小徒弟,师傅们嘴上严、心里暖。
“好!”回答的声音已到楼下。戴礼馗小心翼翼地把设备放到皮卡车的车斗里,把纸壳垫好、放平稳后,蹬蹬蹬地跑上楼,提上其他工具,再次下楼装车。几个回合跑下来,跑得满头是汗。
“师傅,我去帮您下车吧!”戴礼馗说。
“以后有的是机会,车子坐不下了!”钟春华又一次铁面无私地拒绝了他。的确,几个班的人一车走,车子挤得满满的。
戴礼馗无奈地看着车子远去。
不能到站里实操,他就找来变电站的资料,挨个研究站里的常用设备,翻书找、上网查,看哪个设备有什么功能、容易出什么故障。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个月。有一天早上,一个变电站送来一台设备等着检测,在乡镇变电站加了一夜班、刚回检修中心的钟春华,累得连手都抬不起了,却还坚持先看设备。
问清设备故障表现后,钟春华没像往常一样马上上手,他看着站在边上准备记录的戴礼馗,突然问道:“小戴,根据他们的描述,你看看要用到哪些试验仪器、安全工具、备件?”面对师傅的突然提问,戴礼馗不慌不忙,张口就答:“我推测是继电器故障,要准备万用表、设备图纸、绝缘手套、继电器,才能判断故障点!”
“你觉得该怎么检测?”钟春华接着问。
“常用的有三种:一是听,如果继电器吸合时没有轻微的咔嗒声,说明继电器没有正常工作;二是量,将万用表旋钮打到电压档,测量继电器吸合后是否有正常的电压输出。如果无电压输出,说明继电器内部连接触点出现问题;三是换,用好的继电器替换原来的继电器测试。”
“好,不错!”称赞了一句,钟春华又像往常一样动手了,待检测完毕后,他突然说:“你已经观摩学习了一个月,现在你来重复操作一遍,如果做得对,以后就跟我下站,如果做错了,继续看资料!”
戴礼馗等这一刻已经等了一个月,他激动地说:“好!”只见他有条不紊地准备仪器、按步骤检测,其实内心十分紧张,止不住地打鼓,一套步骤检测下来,虽然才短短的几十分钟,汗水已经浸湿头发。
看到小徒弟顺利查出故障、修好设备,钟春华舒了口气。他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轻松地说:“马虎过关了,去准备设备,明天跟我去兴仁北变电站,我去补一觉,这回不用再硬撑了,哈哈!”
从那以后,戴礼馗正式成了钟春华和吕乐的小学徒。苦学一年后,戴礼馗已经能完成一般设备和故障的检测、修复,但其间多次被吓出一身冷汗。他觉得自己学得太慢,师傅却告诉他,一般人要独立检测,至少要学 3 年,他理论功底扎实,加上自己勤学肯记,已经是上手最快的了。
回想起这段漫长的学徒经历,戴礼馗心里多了一个念想,他希望有一天,职校能跟企业合作,开一些实操技能培训班,让那些毕业就入职的工人,可以先学会实操再上岗,这样才能更快地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
经过漫长的跟岗学习、严格的操作实践,戴礼馗通过了老师傅们的技能考核,获得了领导的认可,逐渐挑起了高试班的急难险重任务。
2019 年 5 月的一天晚上,领导突然给戴礼馗打电话:“小戴,我们公司刚刚接到了一项政治任务,负责做好洒金移民搬迁居住区 10 个地下配电房的建设,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你,既要确保设备常检、故障抢修工作正常运转,又要完成安置区的照明工程建设!做得到不?”
洒金居住区,是兴义市易地搬迁主要承接地,也是黔西南州较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总建筑面积 87.7 万平方米,拟安置晴隆、普安跨区域及兴义市搬迁群众 6280 户 30314 人。按照脱贫攻坚计划,必须在 6 月底前完成所有基础设施工程,确保移民顺利搬迁入住。
“保证完成任务!”戴礼馗二话不说,就接下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好样的!2 天内完成第 1 小区的地下配电房建设!以后根据脱贫攻坚指挥部的安排,陆续进场完成其他任务,大概有十来个!”
“好!”戴礼馗挂完电话,马上请班组的老师傅和他去安置区,其他人按正常排班做好设备检修!
谁知天公不作美,当天晚上,兴义下起了大暴雨,路面积水深,泥泞不堪。第二天一大早,戴礼馗和师傅钟春华、吕乐赶到检修中心时,雨仍然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考虑到施工地点在地下室,应当不受影响,三人决定,按原计划进行,顶风冒雨,带上仪器赶往洒金移民区。
黄色的电力检修车,从一路汪洋的泥青路,缓缓驶向安置区。一到安置区大门口,戴礼馗几人就傻眼了,安置区的路还没修好,地面坑坑洼洼的,黄泥地与雨水揉在一起,稍不注意就会掉进泥坑中。
跟着施工的运输车,好不容易把车子开到一区楼下。施工人员告诉他们,由于安置区的泄洪工程尚未建好,地下车库积水很深,车子不能开进去。为不影响施工,他们只好把车停到安置区外面,提好设备和工具,走路去地下配电房。
刚一下车,戴礼馗一脚陷入深深的泥泞中,整个鞋子都看不见了,泥水瞬间钻入脚底。他试着往外拨鞋子,鞋底被红泥巴粘住了,拨不动。脚和鞋之间刚拨出些许缝隙,泥水又乘机灌了进去。他用力张开脚趾,撑住鞋子,使劲一拨,才把脚和鞋子拨出来,一走路,就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鞋里冒出了泥泡泡。
“钟师、吕师,你们小心啊!污泥窖太深了!我的鞋子都废了!”在他的提醒下,钟春华和吕乐小心翼翼下车,提着设备,左摇右晃地,慢慢往前挪。
吕乐提醒道:“小戴,注意脚下不要打滑啊!一跟斗摔下去,几万元的设备就摔坏了!”
“师傅放心,万一真的摔了,我来当肉垫子,摔坏我也不会摔坏设备的!”戴礼馗风趣地说,边说边把设备又抱紧了点。
米的泥泞路,三个人硬生生地走了十多分钟,好不容易来到地下室的入口,却见地下室入口处一片汪洋,不知水有多深。
吕乐说:“我提的工具轻一点,我先走,你们张开双臂,把设备举高,慢慢跟在我后面,要注意既不要打滑、更不能让设备沾水!”说完,吕乐慢慢伸脚进水中探路,小步小步往前移。
突然,吕乐脚下一空,身子直直地往下掉,掉进了一个没有盖子的下水道。幸好他一直张开双臂高举设备,整个人呈“T”字形,张开的双臂恰好卡在了井口上,他使力撑起双臂,才没有继续往下掉,但积水很快就淹到了他的脖颈处。
戴礼馗和钟春华赶紧找个干的地方,放下手中设备,把吕乐拉出了下水道,这时,三人身上已经全部湿透了!
“钟师,你先送吕师去医院吧,看看有没有伤到哪里,再去换身干衣服,免得感冒了,我在这里施工,保证今天完成任务!”看着一身泥水的师傅,戴礼馗想独自一人把工作承担下来。
吕乐说:“不行,这里太乱了,你看,这个小小的地下室,所有施工单位一起进场,有人开电锯,有人打电钻,还有人在背沙子、搬砖块,这些人窜来窜去的,你一个人作业不安全。这样,我和钟师警戒,你负责作业,天已经热了,衣服一会儿就干了!”
“好!”说干就干!戴礼馗擦干手,开始配电工作。由于 3 人工作模式变成了 1 人工作、2 人警戒,原本一天可以干完的活,他加班加点干了两天。
这样的艰难不止一次。之后,戴礼馗和他的队友们,在现场施工环境复杂、调试难度高的情况下,先后完成马岭龙井苑小区、洒金移民安置区项目等 10 多个地下配电室建设,以及洒金、捧乍、泥凼、乌沙、雄武等乡镇的农网改造,增容变压器及相关配套一次设备的交接试验,盘兴高铁搭接工程电缆试验等民生项目。
每每回忆起工作中的苦和难,戴礼馗觉得一点都不苦,更多的是亮堂。每当夜间外出检修或加班回城,路过那一个个灯火辉煌的移民安置区时,戴礼馗仿佛觉得,那些灯光,照亮的不仅是一个个小区,而是脱贫攻坚中万众一心的奋斗之路、民生之路。
虽苦,虽累,他甘之如饴。
四
2020 年的除夕夜,恰逢戴礼馗所在的小组值班,因为该检修的设备年前都检修了,戴礼馗心想,今年应该可以安安稳稳地过个年了!
夜幕降临,兴义市万家灯火,开饭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等另外一个班的班长曹恒吃过饭来值班后,戴礼馗赶紧开车回家,换下工装,准备和家人一起享受美味的年夜饭。
刚端上碗,手机就响了。戴礼馗一看,坏了,是值班室的电话,肯定是哪里出了故障!果不其然,电话里传来曹恒焦急的声音:“礼馗,七舍变电站故障报修,断路器跳闸了,无法闭合!”
“七舍共有 6 条 10 千伏的电路,跳了几条?”戴礼馗快速在大脑里搜索七舍变电站的设备情况。
“跳了一条,影响面不大,最多影响几个寨子,而且那几个寨子没有企业。从理论上说,其他几条线的电也是够的,输送到供电所的环网柜后,会自动倒供来供应这条线。要不要明天再去看?天气预报说今天晚上要下大雪,黑灯瞎火的,又有凝冻,出行不安全!”曹恒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行车确实有点不安全,但不去处理心不安!”戴礼馗斩钉截铁地说:“虽然只跳了 1 条线,万一其他线路再出问题,电压倒供不畅,就会影响七舍、白碗窑、捧乍、猪场坪、雄武几个乡镇的供电。那边很多农民常年在外地打工,好不容易回家过个年,还要打黑摸摸,心里多憋闷啊!我们马上去修好,让群众安心地过一个明亮的春节!”
“好!”深知他性格的曹恒,不再纠结安全问题,干脆利落准备仪器、工具。
挂断电话,戴礼馗快速扒了几口饭,换上工装,在父母和妻子的关心、不舍中,边嚼边大踏步往外走,顶着刺骨的寒风、开着车子又回到检修中心。
装好设备,天空飘起了细细的雪花。
“礼馗,兴义的冬天难得见到雪,现在兴义都开始下雪了,七舍那里说不定更大呢!”曹恒还是有些担心。
“下大雪也要去啊,只要路还通,我们就要去把故障修好,现在还让老百姓点油灯过年,那就回到解放前了!”戴礼馗诙谐地说。
“对,黑灯瞎火不说,还不能看春晚,多无聊!”
“斗地主也看不清牌!”
“宵夜也不好得吃,万一把肉喂到鼻子里去了也不好呀!”
车子缓缓的向七捧高原驶去,两人苦中作乐,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没有灯的笑话。说着说着,不知谁看到了夜空里的几点微光,唱起了郑智化的《星星点灯》,豪迈的歌声,在这个逆风行驶的夜空中回响。
“抬头的一片天 / 是男儿的一片天 / 曾经在满天的星光下
做梦的少年……星星点灯 / 照亮我的家门 / 让迷失的孩子 / 找到来时的路 / 星星点灯 / 照亮我的前程 / 用一点光 / 温暖孩子的心!”
一路歌声,伴着呼啸风雪。越往七捧高原走,温度越低,路面渐渐铺上桐油一样的凝冻,皮卡车几次打滑,更不敢放开速度,平时一个小时的路程,硬生生摇了两个小时,才到七舍变电站。
到站后,戴礼馗呵了几口热气,搓搓冻僵了的手和脸,做完拍照、填写工作票、签字确认设备安全、检查穿戴的保护装置等准备工作后,开始检测设备!
他摊开设备图纸,用万用表对自己推测的故障点一一检测,最终发现,是合闸保险烧坏了。换完合闸保险的线圈,清理工作现场后,已是凌晨一点过。
走出变电站,大雪纷飞,一片苍茫。考虑到驾驶员比较疲惫,夜间行车不安全,戴礼馗和曹恒二人和衣倒在变电站的行军床上,不到几分钟便呼呼大睡了。
第二天天亮,戴礼馗走出变电站的休息室,才发现屋外白雪漫天,厚厚的积雪已经淹没了车子的引擎盖。眺望昨晚上山的路,整个七捧高原一片茫茫,根本看不出哪里是路、哪里是山,无法下山了。
山下的几个寨子,大喇叭里播放着欢快的音乐声,再加上开饭的鞭炮声、孩子们打雪仗的嘻哈声,让这个寒冷的大年初一,显得热闹又欢快。
隔着远远的山头和树木,戴礼馗和曹恒几乎闻到了腊肉、香肠的味道,正在吃泡面的二人,对视了一眼,会心地笑了!两人不约而同地想,幸好昨晚上把变压器修好了,要不然这歌声、笑声哪有这么敞亮!
五
2021 年 3 月,技术精湛、勇于担当的戴礼馗,被公司任命为检修中心高试班班长,也是公司最年轻的技术班长。
这时,公司下辖的变电站已由 2015 年的 24 座增加到 52 座,高试班也由原来的 4 人增加到 9 人。俗话说,新人新气象,戴礼馗任班长后,没有大张旗鼓地烧“三把火”,而是用年轻人特有的巧劲、闯劲、韧劲,润物无声地改变着高试班。
他利用电子表格,对全公司 52 座变电站的电力设备进行分析排序,根据不同站点、不同设备的投运年限、运行损耗程度、试验检查周期,合理安排下一次停电检修日期,让这些设备定期“体检”,主动“排雷”,避免设备长时间损耗后“暴雷”。
在科学、合理的规划下,2021 年,他带领班组完成了 255 项检测计划,工作效率是往年度的 2 倍。
戴礼馗深知,要高效率工作,更要高水平安全。在安全作业方面,他严苛得让人肃然起敬。
比如对公司下属各变电站、供电所的安全工器具与个人防护用品,他不仅坚持做周期性试验,而且每次都要克服安全工器具表面脏污、伴有难闻的臭味和需要多次试验、试品数量多、过程枯燥等系列问题,认真对待每一只绝缘手套、靴的试验。
加压结束后,他除了看检测设备上的信号,还要用手背去触摸每一节绝缘杆、短路接地棒和每一支验电器。他不止一次告诉班组人员,这不是画蛇添足,如果加压后工具升温了,说明这个工具存在漏电或者其他安全隐患。
靠着这套自创的“触摸法”,他们在测试中发现了部分仪器都检测不出的异常试品,取得了安全工器具试品检测准确率 100% 的好成绩,为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的各部门员工提供了绝对的安全保障。自他担任班长以来,班组未发生安全事故。
为了严格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和行业操作规范,有时候,他还会驳领导的面子。
公司有些重要用户或合作伙伴,常请高试班帮忙调试供电设备。因对外部设备的性能、损耗不清楚,为避免作业中的经济风险和安全隐患,不管任务是哪个领导安排的,他都严格按规范操作,坚持走完作业工作票流程后再施工。
此举虽然耗时,但大大降低了经济和安全风险,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客户的点赞。近年来,他带领班组人员,帮兴仁登高铝业、兴义白龙山风电场、郑屯聚鑫厂等企业,完成变电站的设备交接调试工作。通过规范调试,既保障了用户设备安全,也保证了设备接入公司电网后不会产生不良影响,更为用户节约了聘请检测机构的时间、人力、物力成本,让用户更加信赖公司的供电服务。
戴礼馗常常告诉班组的同志,既然选择了做工人,就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弘扬工匠精神,做一名电力战线上的能工巧匠。
为提高班组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每当公司新建变电站、启用新设备、新技术时,他都带着班组人员现场学习,直到所有人都操作过关后才验收设备。他说,只有让班组人员熟悉设备的原始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后才能做好预试、检修工作。
通过不懈地努力,他带领班组成员,学会了氧化锌避雷器带电检测、变压器绕组变形、互感器励磁特性等新技术,让整个班组的检测体系更完整。
2023 年 2 月,戴礼馗当选省人大代表。这个一心只想当个好工匠的年轻人,立足于技术,却不限于技术,他现在考虑的东西更多。他想呼吁相关部门,利用黔西南州的水、风、光照等比较优势资源,走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绿电”发展之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电力保障,为经济兴、生态美、百姓富做出新贡献。(图/文:黄 敏)